電化學

電池

電解

伏打電池裝置

鹽橋

裝有強電解質的 U 型管

陽極

氧化反應

負極

陰極

還原反應

正極

透過陰陽離子維持兩測溶液電中性

表示方法

以 || 表示鹽橋;以 | 分隔不同相界面

最左與最右側為兩電極

電壓

還原電位

導線

電子因兩側電位能差驅動,流動產生電能

透過和參考電極組成的電池電壓計算

電池電壓

陰極和陽極的還原電位差

E=Ered()Ered()

還原電位高者為陰極;還原電位低者為陽極

標準狀態(電化學)

氣壓 1bar,電解質濃度 1M

半電池電位為標準電位(E°)

常以標準氫電極(SHE)為參考電極

以鉑為電極

定此時半反應電位為 0V

氧化電位

負的還原電位(反應式逆寫)

還原電位高者為強氧化劑;還原電位低者為強還原劑

不受反應式係數影響

E°>0 為自發性反應

E°<0 為非自發性反應

常見電池裝置

碳鋅電池(乾電池)

鹼性電池

鉛蓄電池(鉛酸電池)

鋰電池

燃料電池

電壓

構成

陽極:鋅殼

陰極:石墨棒

電解質:二氧化錳、氯化銨、氯化鋅、碳粉、澱粉、水

1.5V

特色

氯化銨水溶液會腐蝕鋅殼

壽命不長、不使用時應取出

構成

陽極:鋅粉

陰極:石墨棒

電解質:二氧化錳、氫氧化鉀、碳粉、澱粉、水

電壓

略高於1.5V

特色

短時間內可放出較高電流;較穩定

構成

陽極:鉛

陰極:二氧化鉛

電解質:37℅稀硫酸

電壓

特色

用於機、汽車

可直接以逆反應充電

2.0V,常串聯至 12V

構成

陽極:燃料

陰極:氧氣

電解質:氫離子(酸性)或氫氧根離子(鹼性)

電壓(氫氧電池)

酸鹼條件下均為 1.23V

特色

能量轉換效率高

氫氣的製造與儲存技術仍在發展

構成

陰極:鋰鈷氧化物或鋰錳氧化物

陽極:石墨中插入鋰離子

電解質:含鋰的有機溶液

電壓

約 4.2V

特色

可重複充電

液態電解質有爆炸可能

可透過燃料添加維持電力

電解槽裝置

電解液

反應的溶液

陽極

氧化反應

正極

陰極

還原反應

負極

還原電位者優先進行

氧化電位高者優先進行

惰性電極

若使用,則水溶液中的水也可能參與反應

不會參與反應的電極

石墨、鉑棒

應用

鹼氯工業

隔膜法

陽離子隔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

避免陰陽極產物接觸而發生反應

助熔劑

常用氯化鈣

可將熔點自 800℃降至580℃

金屬純化

氧化電位較高的金屬雜質

形成陽離子停留在電解液中

氧化電位較低的金屬雜質

沉積為陽極泥

多含可回收的貴金屬

電解飽和食鹽水以製備產物的化學工業

電鍍

裝置

陰極:擬鍍物

陽極:擬鍍金屬

電解液:含擬鍍金屬離子

功能

美觀

減緩金屬變質

陰極保護

利用電池連接欲保護物和氧化電位大的金屬

陽極:氧化電位較大的金屬被腐蝕

陰極:欲保護金屬易進行還原反應

應用

船底、橋墩、地下電路、離岸設施、混凝土鋼鐵結構

無電電鍍

藉由還原劑將擬鍍金屬還原在被鍍物表面

不須外加電流

不受材質和導電鍍限制

應用:銀鏡反應

法拉第電解定律

第一電解定律

\(m\,\varpropto \,Q = I \times t\)

第二電解定律

\(m\,\varpropto\, \dfrac{M}{n}\)

產物質量 正比於 電量

產物質量 正比於 分子量除以電荷變化量

綜合公式

\( m = \dfrac {M \times Q}{n \times F} \)

總電子莫耳數 = \(\dfrac{Q}{F} = \dfrac{I\times t}{F} = \dfrac{nm}{M}\)

F 為法拉第常數,96500 c/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