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情緒勒索 周慕姿 - Coggle Diagram
情緒勒索 周慕姿
怎麼幫孩子
提升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受什麼影響
成長過程
身邊的人都用什麼方式跟你說話
社會價值觀
要當好孩子、好還要更好、不可以犯錯、服從權威
我們的教育教我們服從權威,比較少可以挑戰權威,長大後老闆就成了另一個權威可以決定我們的價值
父母平時都怎麼跟孩子說話的呢?
自我價值感
我不需要"證明"自己夠好,因為我相信我很棒
教孩子平時跟自己多用鼓勵的語言
父母多說鼓勵的話,要覺察
你用指責挑剔的語言,會讓孩子很難相信自己很棒
不需要跟別人、跟名利比較,比昨天的自己進步
遊戲:孩子也要鼓勵父母(大人比孩子需要(
環境:老師、長輩、同學、阿公阿嬤、爸媽,他越親密的人影響越大
我們如何跟自己說話都是從小跟大人學的
父母如何帶領我們理解挫折與失敗,是影響我們對自我價值看法的重要環節
文化的影響
孝順、服從權威、要謙虛、不能犯錯會被責打(嚴師出高徒)
如何提升
:<3:
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
學會表達
也是對他人的信任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自我接納
出現罪惡感時怎麼辦
通常自我價值感低
爸媽可以出手幫忙排解(如果貶低來自學校老師同才)
別人用你在乎的人的安危來威脅你時該怎麼辦
鞏固情緒界線
跟自己對話,看自己可以忍受的範圍
體驗自己的情緒,接納他(父母與孩子一起)
我不需要為別人的決定負責
我會好好保護自己
建立情緒界線
停
減少互動、跳針反應、降低焦慮、走為上策
看
緩和自己的情緒去回顧歷程與自我感受、安撫自己的焦慮感與罪惡感、提醒自己的情緒借現在哪裡
應
一次改一點、設定不同程度目標
有意識的選擇
看破對方
他只是陷入了自己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中,不是故意的
你要跳出來不要接受他的勒索,這個循環就會暫停了
他用了什麼手法對付你讓你不安(找到自己的弱點修正)
要教孩子的事
父母親界線要清楚
父母太寵,他無法接收你做不到(挫折),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然後見笑轉生氣,人為是你的錯,不該讓我有這種羞愧感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好好學習如何面對他人的拒絕
清楚的孩子會學會接受挫折(因為不是父母不愛他,而是他們也有做不到的時候)
關係互動是可以協調、討論,找到彼此都舒服的方案
如果你有被拋棄的不安,可以說出來或是找大人幫忙排解
委屈會越堆越多喔,要講出來
適當的拒絕別人,拒絕別人並不會變成你的錯
當老師或父母要求你孝順、聽我的話,讓你不舒服,要怎麼判別跟怎麼辦
這不是真的,我會遇到愛我懂我的好老師
爸爸媽媽願意聽我說
提升自我價值感(見上面)
雖然要建立規矩,但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也要讓他抒發自己的感受跟聽他的想法,問他想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鼓勵獨立思考,跟別人不一樣也很好
要在孩子自我還不夠強壯時保護他
不要因為學校老師的要求EX不要一直問問題、要乖(但感發言有想法是很好的)就要改變孩子,相反的要鼓勵孩子的優點
小朋友知道自己哪裡最厲害嗎?你們一定會遇到欣賞自己的人,或者要求身邊都是可以欣賞你優點的人
勒索者
手法
要求、威脅、哭鬧、施壓、自殘、沉默
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
為什麼要勒索情緒
無意識的勒索
小時候沒學過接受挫折/小時候有被拋棄的經驗,沒有安全感
需要被療癒,自己面對問題
同理心很低,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被對方提醒後會惱羞成怒,先發制人,把錯怪在別人身上,推卸責任可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好過一點
從小大到覺得委屈
重視自己的需求大於別人的,因為他覺得自己一直被虧待了。希望別人重視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很免強答應,他們還會覺得自己擺放在第一位
他們也很不安
勒索的手段讓他們暫時或得表像的滿足卻失去了真正害怕失去的重要事物:親密關係、對方的愛
被勒索者
產生的情緒
罪惡感、恐懼、挫折、自我價值感、安全感
為何願意被勒索、無法拒絕
不希望有不舒服的感覺
誰容易變成被勒索的
想當好人的
習慣自我懷疑的
過度在乎別人感受的
希望或得別人肯定的
文化
孝順
要聽話
(謙虛,滿招損謙受益)永遠還可以做得更好
造成嚴重的匱乏感
對權威不感反抗的/沒有想法的
自我價值低
你怎麼跟自己說話:鼓勵/貶低
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就是你自己
你最清楚自己最在意什麼、什麼最容易受傷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說的話或對自己的方式都是小時候爸媽、老師教的
覺察身邊的人怎麼跟你說話
童年對自我價值的影響
父母如何帶領我們理解挫折與失敗,是影響我們對自我價值看法的重要環節
你的反應決定了孩子會不會忽略自己的感受,只在乎是否成功
對自己的信任,無條件的接納與支持是增強自我價值的力量所在
有的人沒有發現自己被勒索,只是覺得不舒服所以照著做
與被勒索者關係親密,在乎對方的眼光
最後產生的結果
失去了為自己作主的能力
逐漸失去自我、自尊
自我懷疑、對自己失望
對自己沒信心
與習慣推卸責任的勒索者最合
可能在高標準環鏡下長大,常擔心自己做不好
忽略自我(失去感覺與表達感受的能力
合理化(把對方無理的要求合理化)
習慣取悅
產生以害怕為基礎的互動
名句
如果可以好好愛,不會有人輕易選擇恨
你的人生總在滿足別人嗎
兩者橋梁
會產生:病態性共同依賴現象(Co-dependnece)
親子關係/情侶關係/工作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