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政治學第十三章(民意、政治傳播與政治參與), 影響大, 政策方向不同, 有認知的, 無認知, 政治化妝師, 因富裕而減少, 不患寡患不均,…
政治學第十三章(民意、政治傳播與政治參與)
政治傳播與政治溝通
電子化政治、政治偏差、同溫層
新媒體與民主政治
電子化民主:藉由新媒體的漸進式力量,將政府與菁英的權力轉移至大眾,改善政治生活品質
方法
改變選舉行為
電子化競選迅速價廉,吸引年輕族群
按鈕式民主:選舉舞弊
擴大政治資訊取得→彌平資訊落差
具行動力的新政治
分散、非階層參與,如太陽花運動
促民間自我管理,如線上無政府主義的匿名者,取代舊式無政府主義團體
新媒體(1990's):網際網路、手機、數位科技、社群媒體→資訊社會、網路社會
評析
正面
促使政治參與現代化:符合資訊社會需求,下降的投票率可能是反映傳統模式未能適應資訊社會的結果
知識即權力:匹敵政府的專業資訊,實現雅典式民主理想
分權式行動:政治菁英權力轉移至公民,促使分權與自發性社會行動
大眾媒體是政治教育代理人:提供公共論壇從事有意義的辯論
大眾媒體扮演看門狗:確保公共責任,補足甚至取代正式代議機構功能
負面(9)
政治問題(低參與、低投票率等)無法透過技術修復解決
科技的兩面性
科技老大哥→政治監控
資訊混亂的危險→有助極端、激進看法興起
新型不平等→數位落差,使資訊富者支配資訊窮者
庸俗民主→按鈕式民主弱化政治參與的公共層面(互動)
內容具政治偏差:跨媒體所有權使得單一觀點影響政策
有權無責:缺乏公共責任
共犯結構:媒體與政治菁英共生
篩選機制形成的同溫層
篩選機制
自我:自己感興趣或親友推薦
系統:演算技術
問題
社群意見不見得是多數意見→對外在世界錯誤認知
有礙社會共識形成→僅接受相似理念,政治觀點越發狹隘,形成封閉小眾化世界
起源
充足的矛盾:豐富訊息卻關注不足
訊息發送者掌握關鍵地位
反駁
低估傳媒界發展多元議題的努力
傳播不是決定論,忽略人民自身在媒體訊息所扮演角色
界定:人們接收與自己立場相近訊息,建構自己認知的世界
政治偏差
涵義:政治觀點表達系統偏袒某團體的價值觀或利益
形式原因
宣傳偏差:蓄意、以偏概全
無意偏差:基於專業考量
黨派偏差:報紙社論
意識型態偏差:認為所傳播的意識是正常的
政治傳播對民意影響:
八大效果
樂隊花車效果:一個人對外在環境認知會影響偏好→政治傳播具有勸服效果
沉默螺旋:民眾對外在政治氛圍認知,會影響其表達其政治傾向的意願→政治傳播不具有勸服效果
預示效果:媒體設定為重要議題,會成為閱聽者判斷政治事務標準
使用與滿足理論:閱聽眾會主動搜尋資訊內容,以滿足自身需求→反對二階段傳播中意見領袖的角色
框架效果:媒體框架影響閱聽者框架;歸因
插曲式:單一個人事件→歸因個人
主題式:社會整體脈絡→歸因社會變遷
第三人效果
以為別人易受傳播影響,但卻高估自己不受影響的程度
延伸出傳播具不良影響→應管制
議題設定:媒體所揀選與排序的議題,會影響閱聽者認為議題是否重要
知溝理論
政治知識量影響傳播效果
加大資訊量,會擴大資訊落差
三大媒介
(C)
口語媒體:彈性、持久
網際網路:尚未有高度共識
大眾傳媒
收音機與電視:爐邊談話、媒體事件
電影
報紙
菁英媒體:寒蟬效應
報紙立場影響難確定
閱報率下降
次要大眾媒體:意見領袖
大眾傳媒與治理
政治文化改變與政治冷漠:犬儒主義及持續不斷的否定產生的政治幻滅
政府行為及政策制定本質改變
多元傳播所造成的多元訊息難以分析,卻需及時反應
媒體取代政府成為政策發動者,設定政府議題
政治領導改變與權力重新配置
私領域的關注取代公共政策的討論→重包裝
媒體寵兒的空間領導,逾越政府機制
涵義:
界定
、
五大要素
、二階段傳播與修正
界定
B. McNair: 對於政治事務有目的傳播→重傳播
R. Perloff: 一個國家領導、媒體及民眾針對公共政策相關作為的訊息,所進行的交換及商議過程→重溝通
要素
內涵:訊息溝通者(發送者)會透過不同媒介將訊息傳遞給接收者(受眾),希望接收者能夠產生四種反應(啟迪、勸服、強化、催化)
溝通者:政黨、壓力團體、政府機關
媒介:大眾媒體、個人談話等
訊息
接收者
反應
勸服:改變立場
強化:增強觀點
啟迪:從無到有
催化:促使行動
二階段傳播理論及修正
涵義
意見領袖過濾訊息
不同意見領袖意見分歧,對接收者會產生交叉壓力
訊息透過意見領袖中介
特徵
意見由上而下傳遞
接收者是被動的
起源:1940's美國大選
1970's修正
意見並非全然由上而下
接收者可能會主動接收訊息
影響政治傳播效果因素
接收者性質
無其他管道接觸訊息
無堅定看法或信念
傳播媒體境況:獨佔較佔有優勢
政治事件性質
不知或不熟的人或團體強烈好惡判斷
接收者認為不重要事件
新、未有定論
長、短程影響力:長程較短程明顯
傳播性質:陳述的報導性內容較評估、預估的社論性內容影響大
政治參與
社會運動與新型社會運動
涵義
社會運動有在動(movements move):非空談
鬆散架構下的行動:或與利益團體組合,甚至進一步組成政黨
有意圖、有計畫的集體政治參與
源於某種理念的追求
比較
價值觀:物質主義(麵包奶油)v.s.後物質主義
運作模式:各自運作v.s.新左派的合作
參與對象:被壓迫弱勢者v.s.年輕高教育、富裕
決策架構:中央決策v.s.分權新政治
起源
社會運動
民族主義運動:與拿破崙有關,如義大利、普魯士
天主教運動:特別是中歐地區為天主教徒爭取法律與政治權利
19世紀勞工運動:18世紀工業革命有關
20世紀法西斯運動:狂熱的政治參與;影響二戰的發生,因此有負面看法
新社會運動:1960's新復甦
評估
新政治出現:反體系、反政黨
影響難評估:因為有不同組織參與,目標太廣泛
對傳統文化及價值觀產生影響,如女性主義、後物質主義強調表現等
影響政治參與的因素
個人因素
介入政治所獲得的報酬與利益
物質與非物質、集體與選擇性利益結合
三項判準
具特定偏好
公民責任感高
直接利益→積極參與
介入成本和資源多寡
高教育
教育培養認知、判斷、思辨能力
政治社會化:公民責任感高
有利訊息接收
高功效意識
社會關係複雜或居中心
參與是公民責任,社會關係促使個人投票以避免被排斥
易成為菁英動員對象
降低資訊蒐集成本
高財富
整體社會心理因素
相對剝奪感
自己應有、但沒有:如1960年代黑人沒有投票權
沒有是別人造成的:如過去公職是按照省籍去分配名額
目前沒有、但想要有
政治功效意識
內在:影響政策能力
外在:政府回應人民需求能力
政治不滿感
強化慣常性政治參與
激發非慣常性政治參與
結果與預期落差:對制度政策沒信心,對政客不滿意
涵義
、類型與模式
界定:一般公民為影響政府的人事或政策所採取的各種行動
特徵
政治參與以行動展現:投票、勸說他人投票、政治獻金等
行動與政府有關:包含中央及地方政府
政治參與主體為公民
行動具有目的性:影響人事或政策
高參與判準
高社會資本者:位於人際網路中心或複雜者
涉直接利益者
高社經地位者:因政治效能感高,因此高參與
強烈政治偏好者
高教育:因政治效能感高,因此高參與
高公民責任者
動員:菁英促使民眾參與和適應政治的過程
類型
慣常性
影響人事
投票:選舉領袖或民意代表;最常見政治參與方式
競選活動:拉票、捐款、助選
影響政策
合作性活動:為共同利益共同行動
接觸官員或民意代表:遊說
政治溝通:觀察、討論、批評政府作為
公民投票:最直接的民意展現
非慣常性
抗議性活動:遊行、示威、抗議、抵制等
特徵
聚焦特定議題:高訊息量、高壓力
高自主性與合作:抗議性活動能否持續的要件
針對菁英直接抗議:民眾選擇時間地點
物質與後物質主義期的非慣常性參與
物質主義
時期:鉅變困苦
對象
鉅變中遭遇挫折者
相對剝奪感高者
後物質主義
民主穩定國家的特徵:人際關係信任感高、生活滿意度高、反對革命變遷
原因
稀有化假設:越稀有、需求高,與經濟學邊際效用遞減有關
政治社會化假設:成年前後影響最大,與世代模型有關
影響:新興社會運動、政黨、歐洲整合後所產生的「歐洲公民」的認同增加
現象
個體會有序的追求多元目標
追求尊嚴、自我表達的後物質主義取代滿足自身安全、生理需求與經濟繁榮的物質主義
對菁英影響勝於平民:富裕世代教育良好的年輕人
M型社會出現→中產階級消失現象
民意與民調
民意與民意曲線:
界定
、民意曲線
特性
資訊不足、了解不夠的人所形成
或穩定或易變,或顯性或隱性(沉默多數)
受偏見、成見影響,民意不完全理性
影響因素(C)
宗教:教派(基督教比天主教自由派)、虔誠程度(經常參加彌撒會比較保守)
年齡:世代模型解釋率高於生命週期模型
地區:核心與邊陲,如英國蘇格蘭、美國南部、加拿大魁北克等
性別:1980年後,美國女性傾向自由派(民主黨)
教育程度:美研究,高教育者在非經濟議題傾向自由派;經濟議題傾向保守派
族群:黑人在1930年代因為社服政策後轉而投票給民主黨。
社會階級:受馬克思主義影響,但標準難判定
民意界定
:政府所發覺應該要慎重注意的受偏好及強度影響的民眾整體意見,包括認知與情感。
民意曲線
鐘型曲線
政策:政府可按照官僚需求決策,決策空間大
民意:單峰,對議題態度中庸溫和,稱為縱容的共識
U型曲線
民意:雙峰,民意嚴重分歧,無法妥協
決策:難進行決策,只能透過溝通或長期政治社會化來消彌分歧
J型曲線
政策:易決策,但不一定促進政治穩定
民意:一面倒
民調:
民調對民主的影響
民意調查
涵義:通過代表性樣本,來查知民意的科學方法
歷程
抽樣設計(母體)
抽樣誤差:樣本越大,越穩定、誤差小;但非簡單比例
抽出樣本數與有效樣本數存偏差→預估成功率,擴大抽出樣本,並追蹤失敗樣本估計差異
樣本可累積運用→特質在短期變化不大
深入研究必要性:考慮要素作用或推估次母體→增加抽樣數
問卷設計
選項窮盡與互斥原則:選項涵蓋所有可能性,且選項沒有重疊部分
敏感性問題:斟酌措辭,問題交插出現
客觀公正原則:避免引導性問題,問題措辭皆包含贊成和反對
中立、不知道和無意見:進一步探問,不提供中間、不知道、無意見
意義清楚原則:一問題、一件事,口語化
回答默從:兩題包含正反
民調執行
訓練訪員
全程督導
規劃流程
複查問卷及資料處理
方法
面訪
優點
資料豐富、可信度高:工具輔助協助回答、時間長訪問題數多
可用於特定族群
代表性佳:母體確定且可直接觀察,確認身分
缺點
成功率低
地理交通障礙
成本高、人數受限
訪員偏差
方式:合格訪員至受訪者家中,以問卷利用面對面方式進行的訪談
電訪
優點
品質尚佳
成本較低
成功率高,快速便捷
無遠弗屆,受訪壓力低
缺點
樣本代表性日益不足:純手機族
無法確認誠實回答、中斷率高
問題少、難深入
訪員偏差:缺乏輔助
方式:藉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
郵寄問卷
優點
少壓力,易處理敏感性問題
受訪者壓力小,無訪員偏差
成本低,可容納較多題目
缺點
回收率差
不易控制品質:缺乏訪員輔助,可能有漏答情形
不易掌握樣本代表性:難確認回收問卷與非回收問卷是否存在系統性偏差
方式:郵寄問卷至受訪者家中
網路民調
優點
具匿名性,易回答敏感性問題
受訪者壓力小,無訪員偏差
成本低,具即時性
缺點
網路普及問題:網路使用頻率差異
網路匿名性,無法確定回答者身分,及排除重複回答
樣本代表性受質疑:母體難以界定,或為自願性樣本
可信度受質疑
方式
先以機率抽樣決定受訪者→形同郵寄問卷,僅是傳播方式改變
網路填答或電子郵件
選舉常用民調(C)
滾動樣本民調:樣本數不足易有偏差
審議式民調
結合焦點團體可了解態度形成、轉變
與真實情境不同,有外在效度問題
模擬對決民調:不利新人,低知名度者
出口民調
優點
簡短迅速便捷
準確性高:排除選前允諾投票,卻未投票者
成功樣本數高
缺點
可能影響投票結果
樣本代表性受限
方式:在事先選定的投票所外,直接詢問具代表性的一小群人
基點民調:參選後進行
壓迫式民調:藉由資訊扭曲
民調與民主政治
正面說
提供政府明瞭民意走向
人民可自我修正刻板印象
人民可直接參與政治過程
負面說
忽略團體角色:政治是團體互動結果
可能迫使人民接受民調結果
忽略民意有態度以外的表達方式,如示威抗議
跟隨民意忽略領導作用
重量輕質,忽略少數強烈意見
民調可能被操縱
影響大
政策方向不同
有認知的
無認知
政治化妝師
因富裕而減少
不患寡患不均
內高外低→非慣常性政治餐與
:star:V. O. Key
:red_flag: 與政治效能感有關(Ch10)
:lock:Ch 10
:red_flag:民意調查不是普查。一般來說,只要能獲得1067有效樣本,就能無須理會母體大小,即可推知結果。
:red_flag:如對於統獨問題的民調
:red_flag:如南北州對蓄奴與否問題
:red_flag:提供必要背景知識和提供引導性問題,有時在實務上難以區分
:red_flag:互斥原則:如年齡
:red_flag:回答默從:受訪者對於該議題不了解,但推估需要正面答案;所以提供正面答案。
:pencil2:家戶訪問
:red_flag:在美國發現,種族會影響問卷結果
:red_flag:最普遍
:red_flag:寄回或不寄回的人是否存在某些特性
:red_flag:出口民調會在選舉結果還沒知道前,就會公布
:red_flag:不是對民意的影響
:red_flag:反映多元論內涵
:red_flag:提出者是美國學者,不只白人,甚至有色人種會歧視少數族群
:red_flag:菁英媒體:具有特別影響力的媒體
:red_flag:媒體事件:只有媒體報導的事情才是真實發生。
:red_flag:閱讀次要大眾媒體的都是意見領袖,所以也扮演一定角色
:red_flag:單一發送者對多數接收者
:red_flag:少數人、面對面的傳播
:red_flag:以歐巴馬為代表
:red_flag:在缺乏基礎設施的國家,改變投開票方式
:red_flag:1960年代新興社會運動,促成了新政治出現
:red_flag:政治冷漠不是透過工具的使用來改善,應該是政策內容要改善
:pencil2:迴聲室
過濾氣泡
:red_flag:投射效果:偏好不會受認知影響→政治傳播不具有勸服效果
:red_flag:來自二戰經驗的認知作戰
:red_flag:就是政治社會化
:red_flag:R. Dahl認為集會結社是重要的;但是網路興起後,不需面對面也能發生機制
:lock:Ch. 4
:red_flag:如太陽花學運,反服貿
:lock:Ch. 3, 10
:lock:Ch. 4
:red_flag:如熊彼得認為政治要在參與及服從之間取得平衡
:red_flag:新左派:如法蘭克福學派(馬克思主義的溫和派)
:red_flag:體系和D. Esten的政治系統有關
:pencil2:政治效能感
:red_flag:客觀
:red_flag: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