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內政部所屬(營建署及所屬、建築研究所)及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112年度預算評估報告 - Coggle Diagram
內政部所屬(營建署及所屬、建築研究所)及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112年度預算評估報告
營建署及所屬
112年度預算案
編列歲入6億3,881萬7千元
,較111年度預算數減少1億5,595萬6千元
(減幅19.62%)
;
歲出757億7,351萬6千元
,較111年度預算數
增加343億4,094萬4千元(增幅82.88%)
,
主要係
營建業務撥補住宅基金興辦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等經費,較111年度增列307億6,976萬7千元,
另道路建設及養護及下水道管理業務較111年度增列23億4,123萬5千元
營建業務
住宅計畫、住宅政策之推動及建築開發經理業輔導管理
編列
撥補住宅基金357億7千元
營建署每年編列預算撥補住宅基金,辦理住宅補貼及社會住宅等業務,106至111年度撥補額度介於10億元至50億元之間,
112年度預算編列357億7千元
「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預估造成住宅基金111年度資金缺口約19億元
原預計每年提供50萬戶租金補助,因申請人數未如預期,已將申請期限由111年8月底延長至10月底,
惟至同年10月11日止僅申請30萬205戶,與預定50萬戶之目標仍有差距。
補助興辦社會住宅27.6億、運用既有旅館及公私有房舍轉型社會住宅計畫8.6億元及各項住宅補貼311.9億元等其他住宅政策所需經費合計348.1億元
旅館及公私有房舍轉型社會住宅計畫
原規劃2年內(111-112年)2萬戶,惟截至111年9月底僅300戶正式投入社會出宅出租
編列國庫撥補住宅基金357.7億元:前2項預估資金需求367.1億元(348.1億+19億),其中編列國庫撥補住宅基金357.7億元,不足部分由基金自籌支應(9.4億自籌)。
辦理建築許可、建築師輔導及
公寓大廈等工作管理業務
項下編列
推動公寓大廈及社區管理維護工作經費95萬元
110年10月14日高雄城中城事件後,次日即函請各地方政府針對前開場所啟動全面清查盤點,
截至111年9月22日止由各地方政府盤點清查共有247個案件納管,尚有22個案件、占納管總數之8.91%尚未完成改善
。
項下編列
加強建築管理法令制度研修及管理等行政工作經費179萬8千元
內政部於111年5月11日修正公布建築法第77條之1,將建築物「構造」不符現行規定者納入規範對象,為進行後續之納管申報、要求改善及補強等措施
,須配套修正「原有合法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改善辦法」及「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調整加入與「構造」有關之規範,惟
截至111年9月底止尚處修正草案預告階段,允宜儘速完備相關法制作業,俾據以實施,以強化建築物之結構安全。
項下編列
「公共服務據點整備-公有危險建築補強重建」
督導及相關行政工作經費196萬6千元
辦理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之講習、研習及督導等業務經費2萬8千元
推動建築物震災防救相關業務經費5萬元
各機關以公務預算及特別預算方式編列所需經費,
原計畫期程106年9月至110年8月,後經兩次修正計畫將期程延長至114年8月 。
列管之公有危險建築物截至111年10月4日止尚有須進行初步評估299件、詳細評估276件、補強工程799件及拆除195件待進行,
且經清查尚有7百餘件公有危險建築物未納入辦理,允宜持續督促相關機關強化案件控管,並積極研謀改善
,以提升公共安全。
項下編列
加強建築管理法令制度研修及管理等行政工作經費179萬8千元
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
為維護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爰修法規範於106年1月25日前已設置之兒童遊戲場設施應向主管機關完成相關表件申報備查,
後考量實務需求,
業將申報備查期限由3年延長為6年,將於112年1月24日屆期。
惟截至111年9月底止各地方政府所轄兒童遊戲場設施仍有逾2成未完成申報備查,允宜督促各地方政府依法落實,積極洽請兒童遊戲場設施之管理單位依期限申報。
辦理市區道路相關法令與政策推動、營建剩餘土石方等業務
項下編列
辦理都市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管理、督導及研討會等工作經費45萬元
辦理國土及海岸地區等計畫之研擬審議、規劃管理
項下編列
海岸管理計畫經費1,632萬4千元
為建構海岸管理之健全基礎,營建署辦理海岸管理計畫(109至112 年),惟部分案件計畫進度落後,允宜強化案件進度控管。另內政部業於106年2月6日公告實施整體海岸管理計畫,惟截至111年10日7日止尚未依規定完成每5年通盤檢討1次之作業,允宜儘速完成
;再者,屬於2級海岸保護區之苗栗縣,亦未依期限於整體海岸管理計畫公告實施3年內完成海岸防護計畫之公告實施,允宜協同經濟部水利署督促苗栗縣政府加速完成。
開放山林政策
「玉山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編列9,156萬5千元
「太魯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編列2,725萬3千元
「雪霸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編列6,231萬8千元
營建署考量部分山屋建築及設施較為簡易老舊,為開放山林政策,須進行整體改善提升山域服務品質,爰於108至113年度辦理國家公園山屋整體改善計畫,預計113年底前完成山屋整建19座及新建11座。
部分山屋因流標或天候因素影響吊掛作業等,致進度落後,截至111年9月底尚有山屋5座待整建及7座待新建
,允宜持續注意案件進度控管,循序完成,俾提升山域服務品質,並促進登山安全。
下水道管理業務
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
辦理污水下水道第6期建設計畫,編列137億元
第1-4期係以工程建設為導向之規劃方向,第5期計畫(104至109年)逐漸帶入環保永續思維,
110年度起辦理污水下水道第6期建設計畫(110至115年)
雖各年度全國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由104年底28.35%逐年提升至111年8月底41.75%
,
惟截至111年8月底公共污水下水道平均用戶接管普及率為40.75%
,然仍有彰化縣(3.54%)、南投縣(6.67%)、雲林縣(5.06%)、嘉義縣(8.68%)、台東縣(4.11%)、澎湖縣(0.82%)及嘉義市(6.55%)等7個
縣市之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未及1成
,另屏東縣(13.75%)、新竹市(19.83%)未及2成,仍待營建署與各地方政府研謀提升。
未能落實推動偏遠區域之污水處理設施,且全國主要河川仍長期處於中高度污染狀態之意見,允宜積極協同各地方政府研謀改善。
營建署未依核定計畫補助偏遠地區或山區民眾自設污水處理設備,且多數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迄未建置污水下水道系統,無法有效降低民生污水污染
,確保河川水質與自來水水源,允宜妥謀偏遠地區污水處理設施之建設推動策略
仍有7個縣市之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未及1成,2個縣市低於2成
道路建設及養護
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市區道路)計畫期程為111至116年度,總經費420億元
112年度辦理18個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編列70億元
惟部分上期(106-110年)未能如期完工移至本期續辦案件
,包括「彰化市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規劃設計案」等3案又因多次流標,
致上修工程經費,為免案件進度持續延宕,允宜強化案件控管機制,俾如期如質完工。
建築研究所
112年度預算案編列歲入2,911萬4千元
,較111年度預算數增加1萬1千元
(增幅0.04%)
;
歲出2億9,059萬3千元
,較111年度預算數增加1,723萬9千元
(增幅6.31%)
建築研究業務
編列1億9,281萬8千元,辦理安全防災、工程技術、環境控制等各項建築研究
環境控制
編列辦理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方案95萬元
用於推動建築溫室氣體減量之調查、查證、輔導、訓練及研究事宜協調工作
惟提升新建建築物之建築外殼節約能源設計基準值之管制目標為109年較105年提高10%,實際值僅提高5%
,營建署及建築研究等單位允宜審酌視委託辦理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法制化之研究成果,協調配合修正相關法規,以持續提高新建建築物之節能效率。
辦理永續健康綠建築環境科技計畫編列1,556萬2千元、「一般行政」編列143萬8千元
辦理智慧化居住空間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計畫編列2,910萬1千元、「一般行政」編列89萬9千元
建築研究所成立目的在於提升國內建築安全及技術,
惟108至110年度部分建議修正建築相關法規、技術規範及CNS之研究成果,仍待持續與相關機關協調參考落實
辦理智慧綠建築法規研究與人員培訓等業務4,477萬5千元
107年度至111年1至8月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標章普及率尚無法持續成長
,容有提升空間,允宜持續積極推動,藉以帶動產業創新發展,俾以科技創新打造國土永續之安居環境。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112年度預算案編列收入1億6,500萬元,較111年度預算數增加24萬元(增幅0.15%);支出編列1億6,453萬5千元,較111年度預算數增加21萬 (增幅0.13%);收支相抵後預計賸餘46萬5千元,較111年度預算數增加3萬元
品質驗證及資源再利用專業服務
勞務收入4,100萬元
勞務成本3,305萬元
營建研究院推動營建產業與經營管理各項研究與服務,並提供各項驗證服務,
惟驗證項目自108年度起僅維持4個,未能擴增,容待積極拓展。
另近年
申請新材料新工法驗證(CETES)、中華民國瀝青混凝土廠驗證(GAC)兩項驗證服務之廠商甚少,允宜積極宣導推廣。
營建管理相關專案
勞務收入1,800萬元
勞務成本1,533萬5千元
營建研究院設有營建管理組,提供相關工程管理之服務,
惟近年部分案件工期延宕等因素,致該院營建管理相關專案之服務收入自108年度以來逐年遞減
,允宜持續積極開發新專案或轉型其他業務,以因應時勢變局。
出版品
銷貨收入150萬元
銷貨成本355萬5千元
提供各項營建業之專業知識及營建物價之資訊,近年配合讀者之閱讀方式改變,業將「營建物價」雙月刊改為電子刊物,訂閱人數漸有增加,
惟出版品仍產生銷貨毛損,允宜持續研謀增加銷量及降低成本之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