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監獄與社會排除, 監獄社會與次級文化, 監獄化(prisonization), 監獄壅擠 - Coggle Diagram
監獄與社會排除
praisonization監獄化
受刑人因被社會排擠、拒絕,故也會拒絕拒絕過他們的人
產生再犯的內在傾向→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受刑人在獄中傾向去適應監獄文化
監獄成為社會的資源回收桶
配合解決社會不均的問題(隱性功能)
倉庫化管理:將犯罪人儲存在機構
犯罪人成為社會失序的代罪羔羊
transfer of anxiety
群眾在不特定焦慮下所導致的恐懼,可能輕率地將其歸咎於一錯誤的原因,並做出與解決問題不相關的行為
監禁率≠犯罪率
hard-core criminals核心犯罪者:5%的人會犯下60%的犯罪。
故核心犯罪者可高度預測其會再犯;但非核心犯罪者即難以預測
處遇需考量社會歸因,現今不同種類的犯罪原因卻都以「時間」去衡量判刑
監獄社會與次級文化
監獄社會的特徵
賽克斯:監禁五大痛苦
具忠誠、壓抑與兇殘的次級文化
管理人員與受刑人間達成交易、妥協,呈現腐化的狀態
次文化的凝聚有助於減少受刑人痛苦
監獄文化形成的原因
輸入模式(importation model)
認為監獄為社會的縮影,次文化係由外界傳入
又稱「受刑人次文化外來論」
次文化非完全對監禁產生反應之結果,有許多受刑人的價值觀與行為樣態在入監前便已形成,並攜帶入監
管理者模式(managerial model)/制度化模式
受刑人的次文化形成與監獄的規定與教條密切相關
適切的制度與程序、專業的職員訓練,為減少監獄暴行次文化之良策
剝奪模式(deprivation model)
機構之機構特性使然,又稱「受刑人次文化本土論」
除非將受刑人完全隔離,否則監獄次文化不可能消失
認為次文化的形成是源於對監禁痛苦反應的結果,並非因為犯罪或其他病本身
順從模式(compliance model)
受刑人會體認到監獄為高壓的環境,故會將自我調整至最佳狀態(求生存的策略)
監獄當局透過規範性的權力(指派受刑人工作或頭銜)、報酬性權力(行為良善者的獎勵/累進處遇)、強制性權力(移送獨居等處罰)讓受刑人對環境低頭
五大痛苦的舒緩對策
盡速誘導受刑人適應,讓其體認到五大痛苦無可避免
鼓勵受刑人從事宗教、文康或動態活動,並搭配技能訓練
非必要不要加諸受刑人任何額外的懲罰與束縛
增強其自我適應能力,並輔以情緒疏導安撫
監獄暴行
跡象:要求換房、教區或轉業,要求獨居等
可能來自受刑人(要求性行為、勒索、毆打)或管教人員(暴力傷害、無端懲戒)
反應
加入幫派尋求庇護
採直接的反抗手段
消極退縮(多數)
監獄社會的定義
克雷蒙:監獄是看不見的環境,是人犯社會之系統。真實的監獄生活對未曾接觸者是invisible
Sykes賽克斯:「社會中的社會」(society within a society),為社會實體的一部份
監獄擁擠
生理、心理疾病增加
生活品質下降
於矯治的重要性:掌握犯罪人次文化可有效減輕其仰賴次文化,並強化教化、溝通功能,使管理之效旅與品質提升
監獄化(prisonization)
特徵
被動性
缺少思考性
懶惰性
依賴性
受暗示性:在管理人員管理犯人時,會使用明示或是暗示,例如手勢、眼神,導致人犯猜忌、疑心病重
功利性
懷疑性
影響
習慣監獄生活方式
學習不法行為
對監獄事物之高度關心
價值觀轉變
社會關係中斷
對策
增加懇親會次數,促使善良品行的受刑人早日離監
管教原應隨時掌握受刑人動態,及時處理或隔離
解決監獄壅擠的問題,舒緩監禁人數
透過教誨輔導,減少相互感染惡習的機會
落實分類調查,將同罪質、刑期、刑次之犯罪人分類監禁
Wheeler(1961):U字型曲線
(刑事價值系統的內化)
初入監六個月內:高度服從
監禁中期:服從程度最低
出監前六個月:又返回高度服從
原因
中期已經適應環境,融入監獄次文化也較深
出獄前擔心出獄時間延後,回到高度服從模式
初入監時因對陌生環境仍在了解、適應中,服從為最好熟悉環境的方法
應用於管理
監禁中期應適時給予人犯較大的空間與自主性,獎勵多於懲罰
出獄前應引導人犯守規定,若有違反應立即處罰
應利用入獄初期,與人犯建立信任關係
係指受刑人進入監獄後對監獄社會風俗、習慣、獨特價值觀的適應、同,又稱監獄烙印(prison stigma)
監獄壅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