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理論與研究, 發展 (被動, 主動, 連續, 間斷),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社會認知論(修訂過後), 古典社會學習理論, 3.蒐集資料 -…
理論與研究
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
可測量(ex.標準化測驗、生理變化)
以科學方法為基礎
通常在實驗室已條件控制的情況進行
實驗6步驟
4.分析資料及數據
5.形成假說
6.發表結論
2.構思假說
1.觀察後找出問題(問題的得出須以某一理論或先前的研究作文基礎)
質化研究
非數據化資料(ex.主觀經驗、感覺、信念)
比較開放且具探索性
無法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但有助於洞察個體
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進行,探查鮮為人知的主題
抽樣
樣本(研究母群內的一個較小團體) 能夠以相同的比例反映母群
隨機選取 母群中的每個人都有相等且個別的機會被選取,以便確定其代表性
資料收集方式
自我觀察法:日記、訪談、問卷
自然觀察法與實驗室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對真實生活情境中的人們進行觀察,且研究者不改變行為或環境
實驗室觀察法:研究者在控制性情境下對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
行為與任務執行測量
比自我報告、個人觀察法更客觀,但仍受疲勞與自信心等影響
操作型定義:用測量出或得出一個現象的操作程序來陳述定義
認知神經科學:對於認知功能運作的理解與發生於腦部中的活動相結合
基本研究設計
民族誌研究
試圖描述一個社會的人際關係模式、習俗、信仰、技術、藝術與傳統
參與觀察(研究者置身於其所觀察的社會或群體中)
相關性研究
試圖找出變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或統計學上的關係
變項
主要以方向(正/負相關)或量度(程度)來表示
相關性
以數字來表示 使得可以根據一個變項來預測另一個變項
個案研究
針對單一個體的研究
實驗
研究者操作不同的變項以得知某一變項是如何影響另一個變相,其程序必須能夠被其他的實驗者重複操作
種類
實驗室實驗
於實驗室內進行
自然實驗
針對那些被生活境況意外的分派到不同組別中的人們進行比較
實地實驗
在日常生活環境中進行
組別與變項
自變項
實驗者直接控制的事項
控制組
由實驗組條件相似但未接受實驗操作或接受不同實驗操作的人們組成
實驗組
即將接受實驗操作或處置的人們組成
依變項
因自變項的變化而導致其變或不變的事項
隨機分派
如果分組是隨機的且樣本夠大,因素上的差異也會是平均分配
人類發展研究設計
縱貫研究
針對同一個人或同一群人進行數次且通常是間隔數年的研究
序列研究
同時結合縱貫和橫斷研究法,讓研究者得以將與年齡相關的改變和世代群效應區別開來
橫斷研究
不同年齡層的人們在同一時間點上接受評量
研究倫理
美國心理學會研究倫理準則
避免欺騙
隱私權/機密性
知情同意
參與者有拒絕的權利
研究者有義務修正研究過程中產生的非可欲效應(ex.焦慮、羞愧)
研究者應遵守的三大原則
尊重
尊重參加者的自主性
仁愛
使潛在利益增至最大,傷害減至最小
公正
研究應納入各種群體,並應考慮參加者發展上的需求
理論觀點
1.心理分析論
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發展階段論)
3個假定性人格
本我
快樂原則:追求需求和慾望的立即滿足
自我
尋找超我能夠接受的方法來滿足本我
超我
良知、罪惡感
5個發展階段
性器期(3至6歲)
性潛伏期(6歲至青春期)
肛門期(12~18個月至3歲)
生殖期(從青春期至整個成人期)
口腔期(出生至12~18個月))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8個發展階段
1.基本信任/不信任(出生至12~18個月)
4.勤勉/自卑(6歲至青春期)
5.認同/認同混淆(性成熟期至成人期早期)
6.親密/孤立(成人期早期)
7.創造/停滯(成人期中期)
3.積極主動/罪惡感(3至6歲)
8.完整/絕望(成人期晚期)
2.自主/羞愧與懷疑(12~18個月至3歲)
每個階段都包含了一個任務/危機
3.認知論
維高斯基(社會文化理論)
兒童透過社會互動而學習
潛在發展區
鷹架作用
兒童在進行某任務時所給予的暫時性支持
訊息處理取向
人是積極的思考者
分析人們理解訊息和有效執行任務之過程
2.學習論
主張發展來自於學習
行為主義
古典制約
巴夫洛夫
狗與鈴聲
華森
小艾伯特實驗
刺激與反應(自主反射性的反應)
操作制約
自願性行為
史金納
增強作用
一種行為產生的作用視個人而定
懲罰作用
機械論理論之一,認為
環境
更具引響力
社會學習(社會認知)理論
班度拉
交互決定論(發展的動力是雙向的)
4.環境脈絡論
芬布列納列納
生物生態學理論
5個層次的環境影響因子
大系統
總體文化模式(ex.支配性信念、意識形態、經濟、政治體系)
中系統
小系統間彼此的交錯(ex.家庭與學校間的連結)
時間系統
各系統中的時間向度(家庭結構、居住地或職業的改變的改變)
小系統(最親近)
日常生活環境(ex.家庭、學校、工作場所)
外系統
個體未直接接觸,但會影響與個體接觸的小系統者(ex.父母的職業)
個體為整個環境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5.演化論與社會生物學
著重於行為演化和生物基礎
威爾遜
解釋個體或物種之行為對於適應環境或存活的價值活的價值
動物行為學
研究各個動物獨特的適應性行為
演化心理學
研究親職實踐策略、遊戲中的性別差異以及同儕關係等主題,並辨識不同年齡階段的適應性行為
發展
被動
有機論模型
人們主動、不斷的成長,創造事件的發生
人類的行為為一整個有機的個體--->
無法預測
盧梭
發展發生於不同階段,如上樓梯一般
主動
機械論模型
洛克
發展如爬升坡般,始終由一個過程主導
能夠分解成最小組件再將其重新組--->
能夠預測
人們被動、對刺激做出回應而運作(環境因子)
連續
量變
數量上的變化(身高、體重、字彙量、溝通頻率)
間斷
質變
類型、結構、組織上的變化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4個發展階段
感覺動作期(出生至2歲)
前運思期(2至7歲)
具體運思期(7至11歲)
形式運思期(從11歲至整個成人期)
3個事件互相關連造成熱之上的成長
1.組織
基模
所獲資訊越多,基模更加複雜
2.適應
同化
接收新訊息並併入現有認知結構
調適
用舊基模處理新環境
均衡化
以持續的努力求取穩定的平衡或均衡(指引著從同化到調適的轉變)
皆強調兒童對於環境的主動參與
社會認知論(修訂過後)
自我效能感(對於成功的信心)
更加強調認知過程在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古典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透過觀察和模仿楷模)
3.蒐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