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胆道疾病 - Coggle Diagram
胆道疾病
一些常用的方法
超声:首选。可诊断胆囊炎(壁厚>=4cm)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磁共振(MRCP):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的范围和程度,结石分布,肿瘤部位大小、胆管梗阻水平和胆囊病变。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
胆管癌
治疗
上段胆管癌:胆囊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管空肠R-en-Y吻合,若有肝脏侵犯可加做肝切除,若有远处转移则姑息治疗。
中段:距肿瘤
1cm
切除胆管+肝十二指肠骨骼化+肝总管空肠R-en-Y吻合。
下段:
胰十二指肠切除
扩大根治术(+肝切除)、减黄手术(PTCD、ENBD)、胃空肠吻合术(解除肠道梗阻)。
临床表现:进行性无痛性黄疸,陶土便,胆囊肿大(
中下段胆管癌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上段胆管癌胆囊不能触及)
中下段胆管癌使胆道梗阻,胆囊无炎症性增大,可在
肋缘下摸到边界清楚的肿物,随呼吸上下活动
。
分为
上(肝门部胆管癌,最常见)
、中(胆囊管开口至十二指肠上缘)、下段(十二指肠上缘至乳头)。
大体形态常见乳头状癌(好发于胆管下段)。组织学常见
腺癌,主要是高分化腺癌
。转移以
淋巴转移
为主。
检查:首选超声。
总胆和直胆升高,CA199升高
。下段胆管癌可用ERCP检查,较敏感。
急性胆囊炎
病因通常为结石梗阻,也可是细菌逆行感染(
大肠杆菌、厌氧菌
)。
临床表现:主要是痛,穿孔多在胆囊底、体部。
若有明显黄疸需警惕合并胆总管结石或Mirizzi综合征
(因胆囊炎一般黄疸症状不重)。
检查:首选超声,胆囊强回声,胆囊壁增厚达4mm,呈
双边征
。
治疗:首先保守(抗感染、禁食补液、解痉止痛),手术原则上争取择期,急诊手术指征(发病在
48~72小时内
、保守无效有并发症)。
肝外胆管结石
病因:
胆色素
结石或
混合性
结石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若结石造成胆管梗阻继发胆管炎可见Charcot三联征(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
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
转氨酶升高
。首选超声。
治疗: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该法适用于
单纯胆总管结石
。若伴有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应同时行
胆囊切除术
。
放置T管在
术后10~14天
可行T管造影,
造影后继续引流24小时
再试行闭管。如胆管通畅,则
手术后4周左右拔管
。如造影发现有结石残留,应在
手术4~8周后
待纤维窦道形成再实行胆道镜检查和取石。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单发或少发(2~3枚)且
直径<15mm
的肝外胆管结石。
注意:该术式
只能处理胆管结石
,不能处理胆囊结石,特别适合只有胆管结石而无胆囊结石的病人。
肝内胆管结石
多为含有细菌的
胆色素结石
,多发于
左外叶和右后叶
。继发病变:肝胆管梗阻、急性肝内胆管炎、慢性炎症导致的肝纤维化萎缩、肝胆管癌、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
临床表现
慢性期:上腹和胸背部胀痛不适
急性期:
可以无黄疸
检查:肝功能酶学检查异常,
CA199或CEA
升高提示可能有癌变。
治疗:无症状不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者手术治疗。术式有胆管切开取石、R-en-Y、
肝切除(结石反复感染导致肝萎缩、纤维化;合并胆道出血、癌变;左叶常见)
。
先天性胆管扩张
好发于
胆总管
分型
Ⅰ型:
最常见,囊性扩张
,肝总管胆总管呈球状或葫芦状扩张,扩张部远端胆管严重狭窄
Ⅱ型:憩室样扩张
Ⅲ型:胆总管开口部囊性脱垂
Ⅳ型:肝内外胆管扩张
Ⅴ型:肝内胆管扩张(Caroli病),肝外胆管无扩张
临床表现:典型三联征为
腹痛、腹部包块、黄疸
。晚期可有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
治疗: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手术方式:Ⅰ型多采用囊肿切除+胆肠R-en-Y吻合。
胆道闭锁
分型
Ⅰ型:完全闭锁
Ⅱ型:近端闭锁,远端通畅
Ⅲ型:近端通畅,远端纤维化
新生儿持续性黄疸最常见的病因
临床表现:梗阻性黄疸,黄疸持续不消退,2~3个月即可发展为
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
。
治疗:手术,宜在
出生后2个月进行
。Ⅰ、Ⅱ型只能肝移植;Ⅲ型可做胆肠吻合或肝门空肠吻合。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当
胆道压力>15cmH2O
时,
胆血反流
,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杆菌,常合并厌氧菌感染
)。
临床表现:Charcot三联征(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Reynolds五联征(三联征+
神志改变、低血压
)。
治疗:
紧急手术,解除梗阻
。联合足量抗生素+扩容抗休克+引流胆道。
胆囊癌
治疗
原位癌及肌层浸润:单纯胆囊切除术
Ⅱ期(未超出浆膜)、ⅢA期(超出浆膜或浸润肝脏):胆囊癌根治术(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淋巴清扫)
能切除的ⅢB期(
有1~3枚淋巴结转移
)、Ⅳ期(
有>=4枚淋巴结转移、肝外或肝门血管受累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不能切除的胆囊癌:姑息、PTCD
常见于胆囊底体部,多为
腺癌
。转移方式为侵犯肝实质和淋巴结转移。
检查:
CEA、CA199
,增强CT,MRI
胆石症
结石分类
胆色素结石:成分为胆色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结石,
部分显影
。
混合性结石:
X线常显影
。
胆固醇结石:
X线不显影
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胆绞痛、上腹隐痛、胆囊积液(白胆汁)、Mirizzi综合征(特点为胆囊结石导致的反复
胆囊炎、胆管炎、梗阻性黄疸
)、胆源性胰腺炎
检查:B超首选。
治疗
胆囊切除术:①结石数量多及
结石直径>=2~3cm
②胆囊壁钙化或瓷化胆囊 ③伴有
>1cm
的胆囊
息肉
④
胆囊壁增厚>3mm(慢性胆囊炎)
⑤儿童胆囊结石
胆总管扩张超过1cm需行胆总管探查。
解剖:
左肝管细长,右肝管粗短
(
左外
和
右后
肝管的肝内胆管结石多见)。胆总管分四段(十二指肠上段【探查、切开部位】、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Vater壶腹】)。肝总管直径0.4~0.6cm,胆总管直径0.4~0.8cm。
注:胆总管不能大于1cm。
胆囊长5~8cm,宽3~5cm,容积为40~60ml。若胆囊
壁厚度>=4cm
则证实胆囊有
炎症
。
注:胆囊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支配,牵拉可引起
胆心反射
,甚至心脏骤停。
慢性胆囊炎
基本与急性胆囊炎相同,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蛔虫症
严重的临床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符
。治疗:解痉止痛、利胆驱虫、
抗感染
、纤维十二指肠镜取虫。
胆囊息肉
恶变的高危因素:
直径>1cm
、
单发
病变且
基底部宽大
、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
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直径大于2cm的
。
胆囊管
过长且低位汇入
胆总管是发生Mirizzi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胆囊三角:
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肝脏脏面)
构成。内有胆囊动脉和副右肝管穿过,是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发生误伤的重要区域。
白胆汁: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
未合并感染
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并分泌黏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