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香港特色建築 - Coggle Diagram
香港特色建築
特色詞語
典雅diǎnyǎ
樸素pǔ sù
歷史悠久lì shǐ yōu jǐu
碩果僅存shuò guǒ jǐn cún
前衛qián wèi
地標dì biāo
獨一無二dú yī wú èr
浮雕fú diāo
尖沙咀鐘樓
歷史
1915年建成,並於1990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尖沙咀火車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填海區,而尖沙咀的舊火車站大樓則於1978年拆卸,原址興建香港太空館和香港文化中心。
1990年7月30日,尖沙咀鐘樓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受到《古物及古蹟條例》的保護。
作用
鐘聲採用數碼技術還原,由原廠約翰泰勒鑄鐘廠協助重製,透過放置在鐘樓第六層的喇叭播放。由當日起,每天鐘樓會於上午8時至午夜12時,逢整點鳴鐘報時。
外貌特色
鐘樓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具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樓高四十四米,樓頂裝有七米高的避雷針
鐘樓上部為八角形,有圓頂鐘塔,白色的古典裝飾如卷形扶壁、柱子及簷飾等,與紅磚形成強烈對比。
周邊被香港文化中心門前的廣場環抱,並且成為香港地標之一。
皇都戲院
外貌特色
以獨一無二的拱形桁架聞名中外,戲院正門上方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亦是的標誌,在當時來說設計非常前衞
「拱橋式」的桁架支撐戲院屋頂以達至無柱室內空間,並直接吊著放映室,以減低因受外來聲音所引致對戲院的震盪,提升視聽質素
特別之處
據說皇都戲院因猛鬼而折不得,在03年12月25日,出現了兇殺案,一名31歲男子猜枚爭執遭斬頸,送院後不治
歷史
皇都戲院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既印證香港昔日娛樂事業的風華年代,也盛載市民的集體回憶,2017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油麻地戲院
歷史
是香港現存唯一一座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成的電影院、戲院,有「五大戲院」之一的稱號。
外貌特色
正門入口兩旁門柱、中式鈄(斜)屋頂和具裝飾藝術主義的正立面及山牆等
用途
政府於2009年把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兩幢歷史建築活化為一所專為戲曲演出和相關活動的演藝場地
南豐紗廠
歷史
於1954年由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廠,當時為香港生產量最高的紡織廠。後來,一至三廠則在1997年拍攝香港電影《十萬火急》救火場面後拆卸,成為私人住宅翠豐臺,而四至六廠則在2008年停止營運後改成貨倉
2014年,南豐紗廠開展活化工程,並在2018年12月6日工程完成後開幕,設有工作空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零售樓面與休憩空間。
外貌特色
2018年活化工程完成後,南豐紗廠的三座獨立的建築物被改建成單一建築群,並分成「南豐作坊」、「CHAT六廠」、「南豐店堂」三部分
南豐紗廠在活化後以「文創×歷史×工業風」為主打,成為荃灣社區的文創空間和荃灣的打卡新景點[21]。南豐紗廠在活化時特別邀請了著名鑿字工匠胡丁強為紗廠特製了一些鑿字模板,成為紗廠的指示標牌
裏面也有很多特色的打卡點,例如洗手間內的白色格子磚牆,白田壩里活化後有一採列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