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荷塘月色》朱自清, 因為...所以... - Coggle Diagram
《荷塘月色》朱自清
結構賞析
-
不寧靜—寧靜—不寧靜
-
作者置身於月下荷塘的良辰美景中,旨在排遣心緒的“不寧靜”,“披了長衫,帶上門出去”,踽踽獨行於荷香月色的“世界”,暫時離開了混沌的現實世界,心靈上獲得短暫的釋懷。
但作者真能做到超然物外嗎?真能逃避現實的紛紛擾擾嗎?
在這個“世界”裡,作者所能做的也許就剩下曲曲折折地吐露出抑鬱的心緒了,因為終歸還要回到魂牽夢縈的現實世界。
這些情思,表露了那個破碎的年代裡不甘隨波逐流、同流合污卻又懷揣著救世無路的知識分子的苦悶心境。
-
-
-
-
好詞好句:
-
對比《荷塘月色》和《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描述的是一個人人平等,富足和諧的理想社會境界,與現實世界相比,恍如隔世,“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可就是這樣一個理想化的、烏托邦式的社會,最能凸顯作者想要超越現實,超越自我,超越困苦,尋求內心世界那一片詩意的棲息的心靈港灣。
在結構模式上,兩篇散文的作者均在“現實世界—理想世界—現實世界”的模式下,苦苦尋求,想藉助外力超越現實帶來的苦惱與惆悵,但最終迴避不了現實的羈絆,不得不帶著些許的惆悵與淡淡的愁緒離去,終了還是魂牽夢縈,津津樂道,難以忘情。
這不同於一般的虛構,而是作者潛意識裡的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徵。
-
-
-
語言特色
-
靜態/動態美
作者同時善用靜態以及動態美,在兩種觀感上都加以刻畫。例如作者寫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簡單的一句卻捕捉了荷塘結構不一,但佈滿密密麻麻的葉子的靜態畫面。作者之後也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以流水形容月光灑在葉子和花上,令月光本身直接的光芒變得更柔軟,自由的穿梭在荷塘之上,為靜態的景色帶來動態的美。
聲境美
對聲音的描述是少數作品才會用到的技巧,聽覺與視覺不同,如果描寫視覺,作者能寫到關於物件的形狀,顏色,觸感,令讀者聯想到一幅具體且寫實的畫面,但如果描寫聽覺,作者只能以空洞的形容令讀者自行聯想,對作者的語言要求更高。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適當地加上了一些對聲音的描述,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以遠處高樓帶出聲音來源的距離,而「渺茫」則描寫了這道聲音聽感的微不足道,但作者卻以歌聲形容,間接地表達出這道聲音雖然渺小,但存在卻特別
-
因為...所以...
運用「因為...所以...」來總結出作者的心路歷程:
因為腥風血雨蕩滌著作者身為一介文人所無法容忍的殘酷的現實,加之作者在此關鍵的歷史時刻還沒找到自己所要走的路,所以徬徨、失落、無措也就可想而知,鬧中取靜,實屬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