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經統, 美蘇角色, 東歐統合, 歐洲經濟統合, 經濟重建與復興, 反駁 (利益, 自主性), 西歐統合 - Coggle Diagram
-
美蘇角色
-
-
-
影響
美
-
穩定西歐的政局
-解決戰後經濟問題,共產黨的影響力大降,防止共產主義蔓延
法國共產黨在1946年的國民議會選舉取得28.3%的選票,到了1956 年下降至23.6%,
所有參加馬歇爾計劃的國家均沒有成立共產主義政權。
-共同抵禦共產主義的擴張
-
-
-
東歐統合
發展
-
1953-1964年
-制度化
1956:波蘭波茲南事件丶匈牙利革命
促使赫魯曉夫對經互會作出改革
1959:通過其憲章,確立組織的宗旨、架構、成員國的權利
-經互會統籌多項大型的投資項目
1958:「友誼」輸油管,使蘇聯的石油能 輸送至各東歐國家
-多個研究及合作機構成立
1956:聯合原子能研究所丶1962:中央調度局丶1963:國際經濟合作銀行
-1962:「社會主義國際勞動分工基本原則」
Eg東德集中生產重機器,羅馬尼亞主要負責農業
1964-1985年
-1968:捷克發生「布拉格之春」的民主化運動➡️經濟一體化
-金融貨幣和貿易的一體化
1971年,經互會公布《社會主義經濟一體化綜合綱領》,規
定成員國在15-20年內分階段實現經濟一體化。
貨幣:經互會提出逐步使成員國之間的貨幣能互相兌換,並為各國建立單一匯率作準備
-推行共同建設項目
蘇聯和東歐國家聯合建設10個項目,其中有8個在蘇聯境內
包括「 兄弟」輸氣管、「和平」電力網等
投資逾80億美元
-東歐國家提供勞工
波蘭工人協助蘇聯輸油管的建設
-科技協作
1971:經互會成立科技與技術合作委員會
至1980s初:成員國之間已簽訂205項科技合作協定
Eg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乃
1985-1991年
-成員國放棄共同制定五年計劃
-科技協作
1985:至2000 年的科技發展綜合計劃,旨在促進成員國在5個範疇上的合作,分別是電子、自動化系統、核能、新物料及生物科技
-戈爾巴喬夫上台,積極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正式承認歐洲共同體,以便從西方國家進口工業器材和糧食
1988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波蘭等先後與歐共體簽訂貿易合作協定
-1991:解散
-
-
-
歐洲經濟統合
-
困難
不願放棄自主權
-英國不願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並另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與之競爭
-保留在社會政策上的自主性,亦沒有簽署《馬城條約》內的「社會約章
-英國、丹麥、瑞典、波蘭等不願放棄使用本國的貨幣,窒礙歐洲經濟一體化
-
-
對新成員國加入的不同看法
-擔心擴大歐共體的經濟差距
1981希臘才被接納為成員國,而1986西班牙及葡萄牙才加入
-對歐盟東擴持懷疑態度,擔心經濟發展較落後的東歐前共產主義國家加入後,歐盟需要向它們給予較多援助
-
-
經濟重建與復興
-
東歐
實行計劃經濟
-土地改革
1945:捷克斯洛伐克實行土地改革,使30多萬個農民分得了原屬地主的120萬公頃土地。
-集體農業化
61%的保加利亞農地屬於農業生產合作社
-工業收歸國有
1948:羅馬尼亞將千多間工礦企業、鐵路和保險公司收歸國有,1955;完成國有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