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協作 / 合作學習
(不一樣的顏色開始逆時針) - Coggle Diagram
題目
作者(年代)
Active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annual repor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Japan, 47, 29-30.
(D. W. Johnson & Johnson, 2008)
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D. W. Johnson & Johnson, 2010)
Cooperative learning, values, and culturally plural classrooms. In Classroom Issues (pp. 29-47): Routledge.
(D. W. Johnson & Johnson, 2005)
當一種情況被競爭性地組織起來時,個人相互競爭以實現只有一個或幾個人可以達到的目標(Johnson&Johnson,1989)。 個人的目標成就是負相關; 每個人都認為,當一個人實現自己的目標時,與他或她競爭聯繫的其他所有人都無法實現其目標。 因此,個人尋求對個人有益的結果。
-
-
競爭的內在價值
1.承諾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東西。2.成功取決於擊敗。3.反對,阻礙和破壞他人的成功是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4.勝利的喜悅與他人對失敗的失望有關。5.他人對自己的成功構成威脅。6.其他人的價值取決於他們的“勝利”。7.自我價值是有條件的,並取決於一個人的“勝利”。8.競爭者重視外在動力的基礎是努力取勝而不是學習。9.與別人不同的人將被恐懼或鄙視。
學生之間的差異可以提高成就和生產力,解決創造性問題,增加認知和道德推理能力,提高觀點採摘能力,改善人際關係以及與來自不同文化和種族背景的同齡人互動和共事的複雜性(Johnson & Johnson, 1989)
-
-
合作努力中固有的價值觀
1.致力於共同利益。2.成功取決於每個人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共同努力。3.促進和鼓勵他人的成功是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4.成功的樂趣與他人成功的快樂相關。5.他人是成功的潛在因素。6.他人的價值是多樣性的。7.自我價值是無條件的。8.合作者重視內在動力,基於努力學習,成長,發展和成功。9.與自己不同的人應受到重視。
社會相互依存有三種類型:積極(合作),消極(競爭)和無(個人努力)。 每種類型的相互依存都具有一組固有的價值觀。 這些價值觀影響多樣性是帶來積極還是消極的結果。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學校應禁止競爭和個人主義的努力。 學生應學習如何為娛樂和享受而適當地競爭,自己進行個性化工作以及作為團隊的一部分進行合作。 但是,應該在整個學習日的大部分時間使用合作學習,因為合作經驗可以為學生的未來福祉和社會未來福祉帶來最理想的價值。
一起學習完成作業可以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比較了合作,競爭和個人主義努力對教學成果的相對影響。這些研究始於1800年代後期,但直到1940年代,莫頓·德意志(Morton Deutsch)才根據科特·萊溫(Kurt Lewin)的理論提出合作與競爭理論,才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他的理論一直是合作學習後續研究和討論的基礎。在過去90年中,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科領域和不同背景的不同年齡的研究人員進行了550項實驗研究和100項相關研究(有關完整列表,請參見Johnson&Johnson,1989)。這些研究的回顧)。
在過去的90年中,進行了375項研究,回答了關於競爭,個人主義和合作努力如何成功地促進生產力和成就的問題(見表1)(Johnson&Johnson,1989)。與單獨工作相比,共同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可以獲得更高的成就和更高的生產率。此外,合作學習導致更多的高級推理,更頻繁地產生新的思想和解決方案(即過程收益),以及在一種情況下向另一種情況(即小組向個人的轉移)所學知識的轉移。
與彼此競爭以了解最佳人選或彼此獨立工作時相比,個人在共同努力完成工作時更加關心彼此,更加致力於彼此的成功和幸福。與同齡人競爭或獨立工作相比,與同齡人合作和重視合作可帶來更大的心理健康和更高的自尊心。在成就的努力,關係的質量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雙向關係(Johnson&Johnson,1989)。當前的研究表明,與競爭性學習和個人主義學習相比,合作學習能促進更大的成就,更積極的關係和更大的心理健康。
競爭,個人主義和合作性努力都應作為學校教育的三部分,但到目前為止,要使多樣性產生積極成果,合作是最必要的。只有通過了解,與不同群體的成員互動以及與他們進行個人互動,學生才能真正學會珍惜多樣性,將其用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以及發展與不同同齡人有效合作的能力。
-
-
合作學習是一個古老的想法。在1800年代初的美國普通學校運動中,人們非常重視合作學習。在19世紀的最後三十年中,弗朗西斯·帕克上校倡導了合作學習的熱情,理想主義,實用性以及對公立學校中自由,民主和個性的強烈熱愛。到世紀之交,帕克倡導學生之間的合作主導了美國的教育。繼帕克之後,約翰·杜威(John Dewey)促進了合作學習小組的使用,這是他著名的項目教學方法的一部分。然而,在1930年代後期,學校開始強調人際競爭,在1960年代後期,個人主義學習開始被廣泛使用。在1980年代,學校再次開始使用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種類
1.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
學生在一堂課到幾週的時間里共同努力,以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並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務和任務(例如決策或解決問題,完成課程單元,編寫報告,進行調查或實驗,閱讀一章或參考書,學習詞彙或在本章末尾回答問題)(Johnson,Johnson和Holubec,1993年)
2.In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讓學生在一起工作,以達到臨時學習小組的共同學習目標,這些學習小組持續幾分鐘到一個班級(Johnson,Johnson,&Holubec,1992; Johnson,Johnson,&Smith,1991)
3.Cooperative base group
穩定成員資格的長期,異類合作學習組(Johnson,Johnson,&Holubec,1992; Johnson,Johnson,&Smith,1991)
五個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包括在內(Johnson&Johnson,1989; Johnson,Johnson&Holubec,1993)
積極互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個人學習績效責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人際與小團體技巧(interpersonal and small group skills)、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ing)
補充:(黃政傑、林佩璇,2013)也要提到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encyclopedia of peace psychology.
(D. W. Johnson & Johnson, 2011)
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efforts and problem solv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2), 129-143.
(Qin, Johnson, & Johnson, 1995)
-
The new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ASCD.
(D. W. Johnson, Johnson, & Holubec, 1994)
-
-
實施合作學習
-
18個步驟:
目標 1.指定教學目標 決定 2.決定小組規模 3.組成小組 4.佈置環境 5.規劃教學材料以促進相互依賴 6.分配角色以確保相互依賴 7.解釋學術任務 8.構建積極目標相互依存 9.構建個人問責制 10.構建組別間合作 11. 制定成功標準12.指定需求的行為 監測與干預 13.監督學生的行為(可以在描述「一起學習」和「獨自學習」中對合作組進行系統觀察的。行為清單(儘管很長)包括:貢獻思想,詢問問題,表達感覺,積極聆聽,表達支持(接受思想),鼓勵熱情對待(對小組成員和小組),鼓勵成員參與、總結、確認理解、開玩笑緩解緊張感、為小組工作指明方向。學生觀察者可以查看甚至更多的密集數據組的功能。當老師把學生觀察員引入班級時,他把學生變成了觀察員,觀察者常常通過學習團體技巧來獲得好處。)14.提供任務協助 15.如何干預教導協作技巧(教師不應再完全乾預這個小組了。大多數老師在學生每次發生學生的問題會跳進去並解決。教合作的適當時機在他們需要合作技巧時——學生認知到需要這些技巧。技巧需要被明確定義與具體。鼓勵練習這些技巧。需要有時間去討論與程序這些技巧。持續練習技巧直到內話) 16.提供課程的封閉性(學生應能總結學到之知識與瞭解何處使用) 評量過程 17.評估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數量(一些老師給出兩個等級,一個表示成就,另一個表示協作行為。) 18.評估小組功能(如果一個群體正在適當地成長;它將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當小組完全面向任務的,忽略了保持成員之間有效工作關係的重要性。小組會議應該令人愉快且令人愉悅。)
五種主要的教學策略: 1.明確指定他們的目標 2.在小組學習之前,對學生的安置做出決定 3.清楚地說明任務,目標結構和學習活動 4.監測集體學習合作學習的效果並進行干預以提供任務緩解(例如回答問題和教學任務清單)或增加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5.評估學生的成就並幫助學生能更好地進行協作討論。
-
合作學習的迷失
迷失二:在異質合作學習小組工作使優秀學生受到懲罰
也許聰明的學生會很快,直觀,正確地解決問題,但是他們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要找到答案的方法;同時,他們習慣競爭,有時被認為是不適合的合作對象。
對於參加不同類型的合作學習的小組來說,獲得高分的重要利益在於合作精神的發展和可能產生的友誼。
發展領導力,溝通,決策和衝突管理對於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迷失三:合作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必須做到相同的工作並按相同的速度進行
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對有學歷的學生進行評估。影響協作的能力,友誼,對人類多樣性的重視,觀點可採性和生活質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可以克服團體成員的各種學習能力。
-
迷失四:組員共享成績不公平
五個發現 1.學生失去競爭時,會感到評量標準是不公平的,因此不喜歡課堂及老師(Johnson & Johnson,1975) 2.在執行任務之前,學生通常認為競爭性的評分系統是最公平的,但是在任務完成後,讓所有成員獲得相同的評分或獎勵被認為是最公平的(Deutsch,1979) 3.當有了共同的合作學習經驗,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成功機會,且評分標準是公平的(Johnson & Johnson,1983) 4.當友好的合作經驗後,學生更傾向小組成績而非個人成績(Wheeler & Ryan, 1973) 5.小組成就比個人成就高(Johnson & Johnon, 1975)
這項研究表明,在學生參加不活躍的學習活動之前,學生可能會認為學生的同伴團伙是不公平的。但是,一旦進行過一次合作,則很可能會感覺到最合理的評估方法。
-
-
本章探討了一些迷失,並列舉了教師克服這些障礙。實施合作性學習並不容易,而且一整夜都不會實現,但是結果是值得的。
為什麼研究如此強烈地提供合作學習,而大多數教室卻是學生獨自工作和不願合作的地方?我們還不知道完整的答案,但是很明顯,有很強的力量會促進同伴的教學。
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
Psychological Health
家庭,社區關係,以建立與他人的基礎和有意義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有效地參與社會。我們的研究(Johnson & Johnson, 1983)
表示合作精神與許多心理健康指數呈正相關,即:情感成熟度,福利調整過的社會關係,強烈的個人身份以及對人的基本信任和樂觀。競爭性也與心理健康指數有關,而個人主義傾向與心理病理學,情緒不成熟,社會不適,妄想,自我導向和自我排斥等多項指標有關。
從1920年代以來,人們對合作性,競爭性和個人主義努力的成就和生產力,包括我們已有的20項研究(Johnson & Johnson, 1983年)的相對效果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
在與科學和技術有關的許多學科領域中,事實和理論的教學被認為是對批判性思維和更高層次的推理策略的使用的輔助。合作學習比競爭性和個人主義學習策略更能促進使用更高的推理策略和更大的批判性思維能(Johnson & Johnson, 1983)
導致合作會更有效地促進成就(Johnson & Johnson, 1983),結果如下:1.在多數的教學任務中(例如:概念理解,口頭問題解決,分類,工作困難等),合作通常比更能促進成就 2.合作學習中的小組討論過程促進了發現高質量學習策略的發展 3.合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有想法、觀點、理論、資訊上的衝突,如果合作適當,會促進實現目標的動機,更高的成就和對所學習材料的保留及更深的理解 4.促進信息的頻繁重複;陳述新信息;並解釋,整合和提供基本原理 5.來自高,中,低成就水平,以及民族背景的學生之間的觀念轉變充實了他們的學習經驗。同學們需要傾聽其他人的觀點 6.喜歡互相工作學習的學生,會努力地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與鼓勵他人
-
合作學習經驗可以提升主體和教學經驗的積極態度(Johnson & Johnson, 1983)
使用合作學習和教育程序對美國的教育來說還不是新的。在合作學習中有強烈的擁護者,並且廣泛使用了當時的教育目標。
最有可能的合作學習倡導者是F. W. Parker。在19世紀的最後十年中,Parker倡導了合作學習熱情,理想主義,實用性以及對公眾的熱情,民主和個性的強烈熱愛。
Colaborative Competencies
面向未來的,因為這主要是為了為照顧成人和成年責任的學生準備教學場所。我們的研究表明,有大量證據表明,與集體學習或個人學習的學生相比,從事集體學習的學生在更高的水平上具有更好的競爭能力(Johnson和Johnson,1983年)。
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根據學生與學生互動模式的類型,我們假設學生有接受或拒絕的原因。接受來自合作學習經驗的方法的念頭;接受合作學習經驗的結果;拒絕競爭和個人學習經驗的結果(Johnson, Johnson & Maruyama,1983)。
更具體描述合作學習經驗可能成效:
1.促進互動 2.心理接受感 3.準確的觀點 4.合作者與自我的差異化,動態,現實的觀點 5.心理上的成功 6.基本的自我接納和高度的自尊心 7.喜歡其他學生 8.與合作者互動會期待回報豐厚、開心的心情與愉快的互動。
Liking for classmates
與競爭性,個性化和傳統學習經驗相比,合作學習經驗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更多興趣(Johnson和Johnson,1983; Johnson,Johnson和Maruyama,1983)。不論能力水平,性別,殘障條件,種族成員,社交俱樂部的差異或任務方向的差異如何,這都是正確的
Promotional vs. Oppositional or no interaction
合作受益源於幫助別人,競爭或個人主義要得益源於阻礙和挫敗其他人的學習,以及在個別情況下,其他原因可能會導致其他失敗。
Perceived Peer Support and acceptance
合作學習的經驗,與競爭和個人主義的經驗相比,被發現可以使人們更加相信一個人被其他學生個人喜歡,支持和接受,並且相信 其他學生則關心一個人學習了多少東西,而其他學生則想幫助一個人學習(Johnson & Johnson, 1983)
合作學習的經歷比競爭和個人主義的學習經歷更能促進其他學生的差異化,動態(dynamic)和現實的看法(Johnson & Johnson, 1983)。合作學習也提高了更高水平的自尊(Johnson & Johnson, 1983)。合作學習經驗有助於促進鼓勵,並在學生之間享受未來的互動(Johnson & Johnson, 1983)。合作學習的經驗不僅與其他學生有聯繫,而且與成人之間也有聯繫。
-
-
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
合作的學習情況,學生有積極的相互依存;學生認為只有在其他學生學習時,他們才能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
(Deutsch, 1962; Johnson & dJohnson, 1975)
教師可以選擇競爭性的學習結構。競爭情況下,學生的成績彼此呈負相關;學生只有在其他學生無法獲得他們的目標的情況下,才能認為他們能夠獲得他們的目標(Deutsch, 1962; Johnson & Johnson, 1975)大多數學生認為他們之間的聯繫是有害的。
-
合作學習的精確模式是什麼?聽起來很簡單,現實上有許多從業者相信他們正在使用合作學習,然而實際上是在使用錯誤的本質。
例如:非坐在同一張桌子完成各自任務;非高能力指導低能力;非由一個學生獨立完成,其他組員掛名。上述是重要的,但是合作學習的精神遠不止於此。
四個基本要素
積極互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個人學習績效責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人際與小團體技巧(interpersonal and small group skills)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令人不安的事情,儘管我們無法糾正對於學生負面影響,但我們卻可以斷定該病會加劇這一問題。相信過度的個人主義和競爭主義在離開學校後會使學生遭遇困難,此外,未來的工作與家庭也都少不了彼此合作的元素。儘管我們和其他人在合作學習中都有重要的學習經驗,但仍然有批評者使用它,質疑提倡者的主張的有效性。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foundation for active learning. In Active Learning-Beyond the Future: IntechOpen.
(D. W. Johnson & Johnson, 2018)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GRAM IN A MIDDLE ELEMENTARY CLASSROO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NOVATIVE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arivar, 1986)
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
(D. W. Johnson & Johnson, 2019)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Laal & Ghodsi,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