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十章, 外貿結構 - Coggle Diagram
第十章
台灣工業發展
第一次進口替代(1950年代)
美援1951-1965
原因
韓戰(1950年代)
影響
平抑物價
解決民生物資不足
措施
扶植國內企業
保護國內市場
高關稅、進口管制
紡織、水泥業
本國產品取代進口,減少依賴
結果
國內工業發展
出口導向(1960年代)
措施
吸引投資(外)
1966年加工出口區(高雄、楠梓、台中) :star:
外國勞力密集產業
政策、交通區位
〔獎勵投資條例〕
生產過剩問題
外銷
結果美援結束,外資重要(日、美)
第二次進口替代(1970年代)
發展瓶頸
欠缺大規模基礎建設
石油危機1970 :!:
措施
自行生產重工業(石化工業)
十大建設 :red_flag:(重交通)
產業結構轉變
工資上漲、環保意識
科技產業(電子業)
1973年成立工研院
經濟轉型自由化(1980後)
自由化
改革壓力
國內通貨膨脹
保護政策受他國反彈
自由化
放寬外匯限制
國營事業民營化
放寬進口管制
國際化
WTO(TPKM)
APEC(中華台北)
產業升級
電子資訊業
新竹科學園區
戰後經濟改革
1949年幣制改革(陳誠)
背景
台灣物資被送往中國
通貨膨脹影響台灣
措施
舊:新→4萬:1
停止新台幣與金圓券兌換(切斷中臺經濟聯繫)
但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物價隨之上漲
目的
為穩定經濟
土地改革
措施
1953耕者有其田
給地主官營企業股票
水泥、造紙、農林、工礦民營化
徵收私有土地給佃農
1951公地放領
1949三七五減租
影響
農民減輕負擔
自耕農比例大增
地主資金移轉到工業
以農業培養工業
農業恢復較快(二戰後)
措施
田賦徵實
肥料換穀
賺取農村利潤
轉移到工業
外貿結構
進口替代
進口(美)
美援
出口(日)
農產加工品
出口導向
進口(日)
生產零件
出口(美)
工業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