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諧振電路
諧振電路
諧振頻率
品質因素
頻帶寬度
交流電路中電源頻率由0Hz增加至無限大 時,在某一特定頻率時,電感器與電容器 的虛功率相等,此時總虛功率為零,電路 將會產生諧振,本章針對此特殊現象討論 RLC串聯或並聯電路的各種特性。
諧振電路,泛指在交流RLC電路中,電壓或電流為最大值時,稱之為諧振。即電感與電容各自的電抗互相抵消,電源所提供的功率都落在電阻上。諧振電路常應用在無線通信 諧振頻率
– 在物理系統中,存在一特定頻率會使物體振幅達到最大,而此現象就稱為共振(resonance),此頻率則稱之為共振頻率
click to edit
應用於電子電路中,電感器(L) 與電容器(C) 之間互相吸收
與釋放能量,在忽略線損情況之下,能量在彼此之間不斷地交
換,此一現象就稱為諧振,此時的頻率稱之為諧振頻率(resonant
– 在物理系統中,存在一特定頻率會使物體振幅達到最大, 而此現象就稱為共振(resonance),此頻率則稱之為共振頻率 (resonance frequency)。 與釋放能量,在忽略線損情況之下,能量在彼此之間不斷地交 換,此一現象就稱為諧振,此時的頻率稱之為諧振頻率(resonant frequency)。
click to edit
電源頻率等於諧振頻率( f = fo
) 時
(1) XL
= XC,VL
= VC,電路諧振。
(2) 電路總阻抗大小等於零(最小值)。
(3) 電路電流大小為無限大(最大值)
click to edit
電源頻率大於諧振頻率( f > fo
) 時
(1) XL > XC,VL > VC,電源電壓領先電路電流90°
,
電路呈電感性。
(2) 電路總阻抗大小會隨著頻率增加而增加。
(3) 電路電流大小會隨著頻率增加而減少
頻寬指訊號所占據的頻帶寬度;在被用來描述通道時,頻寬是指能夠有效通過該通道的訊號的最大頻帶寬度。對於類比訊號而言,帶寬又稱為頻寬,以赫茲為單位。例如類比語音電話的訊號頻寬為3100Hz,一個PAL-D電視頻道的頻寬為8MHz。對於數位訊號而言,頻寬是指單位時間內部連結路能夠通過的資料量。
頻寬在許多應用中都是一個關鍵的概念。例如在無線電通訊中,頻寬是調變載波占據的頻率範圍,然而在光學中頻寬是單個譜線寬度或者整個頻譜範圍。
對於不同的應用領域有不同的精確定義。例如,其中一個頻寬定義就是超出範圍的頻率函式為零的頻率範圍。這就對應於數學概念中的函式,例如函式不是零的所有值的「長度」。
頻寬(英語:Bandwidth)指訊號所占據的頻帶寬度;在被用來描述通道時,頻寬是指能夠有效通過該通道的訊號的最大頻帶寬度。對於類比訊號而言,帶寬又稱為頻寬,以赫茲(Hz)為單位。例如類比語音電話的訊號頻寬為3100Hz(從300Hz到3400Hz),一個PAL-D電視頻道的頻寬為8MHz(含保護頻寬)。對於數位訊號而言,頻寬是指單位時間內部連結路能夠通過的資料量。例如ISDN的B通道頻寬為64Kbps。由於數位訊號的傳輸是通過類比訊號的調變完成的,為了與類比頻寬進行區分,數位通道的頻寬一般直接用波特率或符號率來描述。
這裡有三條曲線,對應三個不同的Q值,其中有Q1>Q2>Q3.從圖中可看出當外加信號頻率ω偏離電路的諧振頻率ω0時,I/I0均小於1.Q值越高在一定的頻偏下電流下降得越快,其諧振曲線越尖銳. 也就是說電路的選擇性是由電路的品質因素Q所決定的,Q值越高選擇性越好. Q值;是衡量電感器件的主要參數。
品質因子或Q因子是物理及工程中的無因次參數,是表示振子阻尼性質的物理量,也可表示振子的共振頻率相對於頻寬的大小, 高Q因子表示振子能量損失的速率較慢,振動可持續較長的時間,例如一個單擺在空氣中運動,其Q因子較高,而在油中運動的單擺Q因子較低。高Q因子的振子一般其阻尼也較小。
品質因子或Q因子是物理及工程中的無因次參數,是表示振子阻尼性質的物理量[1],也可表示振子的共振頻率相對於頻寬的大小[2], 高Q因子表示振子能量損失的速率較慢,振動可持續較長的時間,例如一個單擺在空氣中運動,其Q因子較高,而在油中運動的單擺Q因子較低。高Q因子的振子一般其阻尼也較小。
心得:經過這次的心智圖報告,我更了解了諧振電路他們之間的關西,也知道得很完整以後上就有一些概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