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十一章 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 - Coggle Diagram
第十一章 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
社會變遷與教育
社會變遷基本概念
對各種社會運動結果的綜合名詞
泛指一切社會現象的變動
社會生活方式或社會關係體系中的變異
社會現象在不同的時間上失去其原本面貌的變動
不等於進步或衰退,但必定會帶來衝擊和影響
主要影響因素
經濟
政治
文化
內容
自然環境與人口
經濟
社會群體與社會制度
社會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
科學技術
新文化的增加與舊文化的更替
教育制度
性質
局部或整體
進步或倒退
進化或革命
暫時或永久
自發或計畫
社會變遷的類型
現代化
特質
社會結構的分化過程
社會組織裡的角色或單位由一變為二的過程
新分化出來的單位要比原有的單一單位更有效率
過程
專門化過程
功能調整適應能力增長
社會關係的理性化
由貝拉(R. N. Bellah)提出
現代化牽涉到人類對理性目標尋求能力的增高
理性:指選擇使用具有較高效率、能達到目的的工具或手段
西方現代化理論
現代化理論
韋伯理論為代表
把世界的現代化看作是西方化
現代化只產生於西方
帕森斯進一步提出現代化等同於「美國化」
社會總體適應能力提高的過程
當一個社會結構不能滿足社會系統的功能時,變遷就勢在必行
演化過程
分化
適應性增長
容納
價值通則化
依賴理論
也譯為依附理論
抨擊傳統的現代化理論
從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出發
認為世界經濟是一個體系
中心都會區
邊陲的衛星
經濟關係不平等
西方化只能導致邊陲對中心的依附化,不可能使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
世界體系理論
把世界當成一個統一的總體
中心國家
邊陲國家
半邊陲國家
不合理的國際分工
全球化
模糊的詞語
全球往來聯繫的擴張化、深入化與迅速化
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層面的互賴程度增加
主要由跨國性的經濟和共業組織推動
特徵
生產體系及市場全球化,各國經濟相互融合,依存度增加
科技發展與全球化交互增強
國家主權受到衝擊,角色面臨轉變
全球議題與日俱增,國際合作日益重要
後工業社會與後現代
後工業社會
福特主義
在世界的先進經濟體系中,製造業商品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的比例及投注在生產商品的勞動力逐漸減少,而投注在服務業的經濟活動逐漸增加
後現代
後福特主義
由資訊革命所造成
對現代性後果反思的結果
教育對變遷的因應
必須讓學校教導可以在知識社會成功的技能、資訊與態度
因應外在及未來之需求主動或被動的產生、接受、執行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改革的研究模式
研究、發展與推廣模式
與「中心—周邊模式」相接合
由國家組織學科專家與課程專家針對具體的學科或課程問題進行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設計出新的課程方案,然後再到學校中推廣使用
蘭德變革模式
也稱「蘭德變革動因研究」
探討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因素對於教育變革的促動
關心變革過程中教師的信念、理解、能力,學校與社區的情境等因素對變革的影響
教育改革阻力與助力分析
教育改革類型研究
教育改革可能從不同層面的教育機構發起
麥克尼爾(John D. McNeil)
自上而下策略
通常是大規模的教育制度改革
由國家或地方一級的教育機構發起
自下而上策略
由教師為主發起
自中而上策略
由學校發起
班尼斯(W. Bennis)
從權力分配的角度
計畫性的變革
強制性變革
互動性變革
自然的或隨意的變革
西方國家的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背景
高等教育的擴張,政府財政難以負擔
經濟典範的轉移,由福利國家轉向新自由主義
新公共管理意識形態的興起
學校教育效果不彰,學生學習成就低落
高等教育市場化
實施內涵
大學提供的服務
教育:知識、文憑
以學費換取教育的服務
政府撥款減少,導致學費上升
運用市場營運的手法來吸引學生
自訂價格反應需求
研究
政府及一般企業可以成為研究服務的消費者
英國
通過教育改革法案,推行「大市場,小政府」
減少政府公共開支,削減高等教育經費
美國
大學經費來源
學生學費
社會贊助
自身經費
大學就像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一樣
美國高等教育中的市場
優點
大學享有更高的組織自主性與財務自主性
以市場式的競爭來增加效率與降低教育成本
政府透過評鑑制度提升辦學品質
負面影響
大學轉變為「服務站」,學術研究目的變成強調創新研發
知識與商品之間的界線消失
市場決定研究主題,大學校授可能從中可以獲利
能與市場結合的教授研究經費充裕,在學校佔有優勢位置
傳統教學越來越不受重視,越來越像職業訓練所
教育績效責任制
定義
教育機構及其相關人員和學生自己負起本身教育和學習成敗的責任
讓學校與行政更有方向性
實施概況
學校的績效責任
市場取向或消費者驅動的績效責任
基於成就的績效責任
基於專業的績效責任
基於行政和管理的績效責任
政治績效責任
標準與評量
向社會大眾公布成績
依成就水準施以獎懲
學校為改革的單位
評論
雖然可確保學生學習績效責任標準,但缺失也可能導致教學產生偏差
標準是否包含重要的學習題材?
平權理念似乎逐漸受到忽視,是否造成學生在教育機會上的不平等?
家長教育選擇權
家長擁有為其子女的教育,自由選擇符合其性向、興趣及需要的學區、學校及教育內容的權力
打破學區、公私立之間的限制
起源
傅利曼(M. Friedman)—《資本主義與自由》
批評公立學校品質低劣
認為應透過自由市場的競爭原則,提供教育券給家長
實施方式
開放入學
擇校政策的基礎,最常見的形式
規定中小學的標準人數,沒有達到最高限額時不得拒絕家長的入學申請
家長的擇校對學校的經費產生直接的影響
教育券
政府提供
家長以教育券支付學費
不受學區限制
提供自由選擇的權利
歧途解決公私立學校的紛爭,消除種族隔離及社會階層不平等
磁石學校
又譯為磁性學校
提供各種特色課程來吸引學生
以學生的自願入學為原則
家庭教育(在家教育)
學齡兒童不透過公立或私立的學校,而是以家庭為基礎與地點,通過家庭的管理與實施而接受教育
兩大類
以不同宗教信仰為基礎的意識形態家庭學校
以不同教育理念為基礎的個性化家庭學校
特許學校
又稱為委辦學校或合約學校
公辦民營的學校
根據學校創建者的不同
校長領導
教師領導
社區領袖領導
家長領導
企業家創辦
教育稅減免
減免非公立學校學生家長的教育稅
家長的擇校機會更多
非公立學校提高了與公立學校競爭的能力
激勵公立學校提高品質
優缺點
優點
為處境不利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公立學校一般不善於提高成績差學生的學業,讓他們轉學沒有害處
學生在自己選擇的學校中上學,會有更高的成功動機
現存的教育機構會設法吸引學生而產生競爭,利於各機構提升教育品質
學校課程方案和學生的需求相一致的機會增多
家長對其子女的教育將有更大的權力和責任
質疑、缺點
加強階層化和種族隔離
獲得教育補助的人主要是消息靈通、有權有勢的人
用公共財政支持私立學校是違憲的
學校吸引學生轉學所導致的競爭不會改善學生的成績
由於爭取學生人數所造成的學校開辦和停辦,會擾亂整個教育制度的正常運轉
我國的教育改革
重要政策
廣設高中大學
四一0教育改革
文憑貶值
教育鬆綁
解除政府對教育的制度、資源、內容、行政等的不當管制
調整教育行政體系
重整中小學教育行政與教學
教師專業自主
中小學教育
高等教育
民間興學與辦學
多元入學方案
甄選入學制
推薦甄選入學
申請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制
降低一試定終身的壓力
政策設計失當
課程改革
建構式教學
九年一貫課程
十二年國教
評論
教育改革不是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
教育改革是相當複雜的工程,牽一髮動全身,若缺發整體性的思考,就容易失敗
爭議
改革方案設計不夠周延
制定未「審慎參考」國外的經驗
未做好配套措施
常有好看的口號包裝有爭議的內容
沒有確實掌握問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