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記憶 (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記憶的失常現象, 記憶與大腦, 工作記憶…
記憶
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Gorden Bower (1969)
有組織的材料,易形成較好的記憶
編碼特定原則 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類別&實驗
Godden & Baddeley (1975)
脈絡依賴記憶
(sontext-dependent)
物理環境相似,造成的提取效果
狀態依賴記憶
(state-dependent)
心理狀態相似,造成的提取效果
Tulving 提出,回憶的情境&脈絡與當初記憶時的越相近,成功提取記憶的機率越高
線索回憶 cued recall
有適當的提取線索,提高記憶提取結果
處理層次論 LOP
Craik & Tulving (1972) 再認作業
雙代碼假說 dual-code hypothesis
人傾向用圖像(形碼)& 語意(義碼)來作為長期記憶的編碼方式
Paivio 提出
偏好語意編碼(義碼)
間隔效應 spacing effect
分散練習
將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段落,記憶效果較佳
集中練習
Bahrick & Phelps (1987)
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語音轉錄實驗
傾向以聲碼儲存但不完全(部分採用形碼)
神奇數字7加減2
George Miller (1956) 短期記憶能短暫維持約5-9個意元
Cowan 從running memory span作業中認為短期記憶容量應該是4加減1
約能維持20秒
Brown-Peterson task
維持住一個不刻意覆誦的訊息的時間約20秒
Saul Sternberg 短期記憶掃描
自我終止式系列掃描
記憶項目越多,提取時間越久
RT= 400ms + 38N
竭盡式系列掃描
平行掃描
:star:序位效應 serial position effect
Murdock (1962) 序位曲線
新近效應 recency effect
初始效應 primary effect
記憶的失常現象
舌尖現象 TOT:確定自己保有某項記憶但暫時無法提取出來,稍微有提示就能提取成功
遺忘的解釋
干擾論 interference theory
順向干擾(postive):受到先學的材料影響
逆向干擾(retroactive):受到後學的材料影響
線索關聯
痕跡論/ 消退論
壓抑理論
失憶症 amnesia
近事失憶 anterograde amnesia
無法產生新的陳述性記憶 (H.M.)
舊事失憶 retrograde amnesia
無法回想起舊有經驗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生理
神經元上的澱粉堆積(垢塊)
無法製造神經傳導物質Ach
重大壓力事件:解離性失憶症
形成原因
海馬迴&鄰接顳葉受損
長期酗酒
填充性的假記憶:confabulation
高沙可敷症候群 Korsakoff
受到新事件影響
Loftus 撞車實驗(1974):誤導訊息效應
記憶的重新建構
Bartlett 鬼的戰爭實驗(1932):用自己既有的知識來填補遺忘的故事
虛假記憶 false memory
DRM實驗:記憶時了解材料的意義而產生以種事實不存在的記憶
記憶與大腦
認知功能技術
大腦造影
核磁共振造影(MRI):靜態大腦結構圖像
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即時監控大腦特定部位的耗氧情形
正子放射造影(PET):注入去氧葡萄糖(2-DG),捕捉正子的累積
斷層掃描(CT)
穿顱磁刺激(TMS):檢查受損的認知活動,了解大腦局部區域&特定認知功能的關係
腦波技術
腦波圖(EEG):記錄大腦放電情形
事件關聯電位(ERPs):特定刺激對腦波的影響
單一細胞記錄(single-cell recording):個別細胞對特定刺激的反應
重要研究
選擇性注意力研究
Stroop effect
雞尾酒會現象
分聽作業/ 雙聽作業
跟隨作業
字優效果:真字有助於辨識出該字詞
脈絡效果
聯結模式
杏仁核:高情緒的材料較容易記憶
紋狀體(尾狀核+殼核):儲存動作技能
海馬迴:陳述記憶的凝固(加工廠)
前額葉:中央執行部門、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語音迴路 phonological loop
記憶廣度作業
視覺空間畫板 visuo-spatial sketchpad
中央執行部門 central executive
分配覆誦
聯繫長期記憶
注意力引導
Alan Baddeley (1974) 工作記憶模型
事件緩衝器 episodic buffer
整合不同來源的訊息(視覺、聽覺、長期記憶)
記憶現象
記憶術
軌跡法 method of loci
字鉤法 peg-word method
互動心像 interactiveimage
關鍵字法 key-word method
字頭法 acronym
全現心像 photographic memory
柴加妮效應 Zeigarnik effect
散光燈效應 flashbulb effect
萊斯托夫效應 Restorff effect
感官記憶 Sensory memory
種類
映象記憶 iconic memory:視覺感官記憶
餘音記憶 echoic memory:聽覺感官記憶(維持2-4秒)
重要實驗
視覺 1960 ( George Sperling)
全部報告法(記整張報整張):平均報告4.5個項目
部分報告法(記整張報一排)
指示音停留越久,視覺感官記憶消失的越多
平均停留不到一秒鐘
聽覺 1972
三耳人程序
訊息以原本形式(聲碼、形碼)短暫停留在神經系統上
長期記憶的測量方式
再認法
YES/ NO 再認
強迫選擇再認
(選擇題)
再學習法/ 節省法
Ebbinghaus (1885)
節省分數:(初學習分數 - 再學習分數)除以初學習次數
回憶法
序列回憶 serial recall
線索回憶 cued recall
自由回憶 free recall
長期記憶的分類
(Larry Squire )
陳述性記憶 (外顯記憶)
情節性記憶
(自傳式)
語意性記憶
(一般知識)
階層模式(TLC 模式)
驗證:句子核對作業
Quilian & Collins (1969)認為知識是以階層格式儲存
擴散激發模式
Collins & Loftus認為知識的儲存是無階層網路
驗證:語意促發後字彙判斷作業
腦區:海馬迴、前額葉
非陳述性記憶
(內隱記憶)
促發 priming
殘字完成作業
古典制約
眨眼制約
程序記憶
鏡描作業
追轉作業
習慣化 & 敏感化
腦區:基底核、黑質、杏仁核、小腦
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