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新加坡公民教育 - Coggle Diagram
新加坡公民教育
新加坡簡介
語言:漢語/英語/馬來語/坦米爾語
200多個民族
經歷100多年英國統治
歐亞交通樞紐
75%的華人
城市國家
1884年英國人食人事件
功利主義
觀點
道德的最高原則是幸福的最大化,就是追求快樂扣除痛苦的最大總和,凡是能將功利最大化的,就是正確之舉。
常見運用
政府施政,在為維護人民福祉的前提下可以侵害人民權利
創立者
邊沁
衍生問題
台灣
核廢料存放問題
興建公共建設,政府強制向人民徵收土地
世界
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
不公平的咖啡、血鑽石
殺了帕克來吃是否在道德上被允許?
支持
帕克是孤兒,無後顧之憂
帕克已經奄奄一息
殺一救三
反對
為社會帶來不良後果
未經同意取其性命
整體利益是否高於代價
案例反思
快樂是否存在高低等級之別?
多數暴力?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在此案例是否適用?
確立了一個普通法的先例
危急狀態無法構成對謀殺指控的合理抗辯
國父-李光耀
被譽為新加坡國父
新加坡政壇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新加坡前任總理/前任國務資政/現任內閣資政
結論
新加坡公民教育相當重視道德教育,以維持政治穩定與社會安定
透過公民教育形塑不同民族對「新加坡」的國家認同
其多元之文化型態,影響其公民教育的實施與規劃
台灣&新加坡背景比較
相同點
文化→被殖民、繼承儒家文化
地理→海島國家
政治→華人掌權
國際局勢→面對周遭國家政治及經濟方面等壓力
相異點
台灣自由主義vs新加坡社群主義&個人主義
新加坡公民教育
特色
重視道德教育
目標
由道德推廣整合各族群以建立共同價值觀對抗西方頹廢價值觀(個人主義、忽視家庭等)
施行
禮貌運動/推廣華語運動/敬老週運動
原因
強調修身以及培養良好品德
華校的儒家經典
馬來文學校的可蘭經
英校宗教教育
強調國家認同
目標
致力於不同族群中的國家認同
施行
發表「共享價值」白皮書
1991年發表「共同價值觀白皮書」中,指出:國家優於各族群的社群與文化
各種族都能接受的五大價值觀
社會關懷,尊重個人
求同存異,協商共識
家庭為根,社會為本
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國家至上,社會為先
新加坡民族主義、新加坡族等詞彙出現
原因
非單一種族以及無主要宗教以至於沒有主導的意識形態
重視多元文化
目標
容忍文化差異
建立多元文化社會
消弭種族間隔閡
施行
各族學生混合編班
融入多元文化價值
各族人民教育機會均等
原因→新加坡包含眾多族群
小學階段之公民與道德課程綱要
技能目標
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並與不同種族及不同能力的人相處
態度目標
養成認同與接受不同於自己者的態度、養成尊重不同族群與其文化的態度
認知目標
了解新加坡中各種廚的文化、習俗與信仰
歷史
1978~1979
「生活與成長」「好公民」課程並採母語教育
1981
宗教課程成為中學必選修課程
1974
將公民、歷史、地理整合為生活教育
1989~1991
將儒家倫理加入道德教育課程
獨立初期
公民科
1997
「國民教育」培養多元文化體認與國家認同
1959
宗教課程為主,實施「倫理」科教學
2000後
仍以道德教育為主
英國殖民
放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