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九章 教育與經濟 - Coggle Diagram
第九章 教育與經濟
人力資本理論與教育
理論的發展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國富論》
國民是國家重要的財富
透過教育可提高工人的生產力
舒茲(Schutz)
第一位有系統的討論人力資本
「投資人力資本」
認為人是財富
對人的投資可提高其價值、增加財富
促進經濟的成長,增加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貝克(Becker)
人力資本是將價值加在勞工身上
當勞工獲得知識、技能和其他對生產有用的優點,獲益的不只是勞工本身,對公司或生產者有同時會有好處
重要因素:教育、經驗、工作訓練、技能、健康、動機
人力資本的涵義
勞工是否擁有技術和能力,是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個體擁有促進個人創新、提升社會利益知識、技術、能力和特質
教育擴充與文憑貶值
國家投入大筆經費擴展教育結構
貢獻生產增強國力
呼應機會均等的教育訴求
相當多來自文利不利的家庭,經由學校教育獲得文化產品,教育金字塔加寬的結果導致文憑貶值
弱勢團體得以進入學校系統
人力資本的投資形式
增加資源在與學習和訓練有關的活動上
學校教育
最常用的方式
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後的職業教育或高等教育
重要的技術
溝通能力(包括外語能力)
計算能力
個人內在技能
人際間的技能
其他:使用資訊和溝通科技、問題解決、休閒、健康照護、反應等
教育報酬率:學校教育的年數越高,個人在勞動市場的生產力相對越高,所得的薪資也像對提高
在職訓練
一般訓練
與學校教育相同
能為雇主提高生產力的技能
特殊訓練
只適用於特定企業
教育的因應
人力資本論假定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與個人所得有增進作用,引發教育政策決定者與社會大眾對教育事業進行投資
高等教育普及
理論
馬克思的社會結構觀
社會世界
下層結構
經濟結構
生產力
生產關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經濟條件左右社會形態
生產模式產生變化→底層隨之轉變→上層建築產生變化
階級
上層建築
對經濟基礎有能動的反作用
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的要求→鞏固經濟基礎和促進生產力發展
當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阻礙生產力發展
上層建築具有單向支配底層意識形態的功能
統治團體透過上層建築的運作塑造出對自身有利的社會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法律、政治、藝術、哲學、道德……)
教育
社會再製理論
包爾斯與金帝斯(Bowles & Gintis)
延續馬克思「經濟決定論」的思維
學校教育
維持並增強現存社會與經濟秩序的社會制度之一
學校教育是再製社會階層的工具
維持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的關係
功能論的關係模式
教育制度與經濟活動
兩者之間有基本的和諧與均衡的關係
彼此支持與補充
積極的互動關係
教育發展可以推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可以促進教育發展
二元勞動市場理論(DLM)
又稱勞動市場區隔理論
認為勞動市場由兩個或更多個很少互動的部門組成,產生勞動市場區隔化的現象
勞動市場
初級勞動市場
工作穩定、收入高
良好的工作環境及條件
工作規則制度化,有較多升遷機會
有強大的工會力量保護
接受教育和培訓能提高收入
次級勞動市場
工作不穩定、收入低
工作條件差、培訓機會少
缺乏升遷機制
接受教育和培訓對提高收入沒有作用
皮奧雷(Piore)
高初級勞動市場:中產
低初級勞動市場:勞工
次級勞動市場:低階層
包爾斯和金帝斯:不同的階級因為不同的教育而呈現不同的認知方式
前言
經濟學探討的主題
勞動與分工
交換與分配
社會上的財富分配不均→社會不平等
經濟制度與教育制度關係密切
經濟結構類型與教育制度
經濟結構的概念
社會經濟結構: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生產關係的總和
國民經濟結構:包含生產力的結構及生產關係的結構
知識經濟社會與教育發展
教育制度與經濟活動是相互作用的關係
教育已成為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和基礎工程
知識經濟的定義
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並列的新經濟形態
認為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經濟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形態
直接建立知識資訊的激發、擴散、及應用的經濟,創造知識、應用之師的能力與效率
「腦力競爭」取代「體力競爭」
「知識是資訊時代的現金」
知識經濟社會的特質
以「知識」為核心
以「科技」為手段
以「成長」為目的
教育制度的因應
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
創新型人才
強調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建立完整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
鼓勵社會成員不斷學習、受教育
建立一個完整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
提供學習者隨時隨地取得知識
重新檢視學校課程、教學與貧量
為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學校教育目標、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都要有所調整
教學應該活潑創意,使學生主動學習
評量方式和內容要改變
與實際生活結合
經濟結構決定教育制度
經濟結構反映社會基礎的主要特徵,教育制度則是社會上層建築的一種表現方式
藍斯基夫婦(Lenski)將經濟結構的發展歷程分為狩獵與蒐集社會、園藝社會、農業社會、工業化中社會、工業社會
貝爾(D. Bell)
後工業化社會
服務業的重要性
生產的自動化和資訊化是必然的結果
馬和民
教育的經濟功能
教育的個人利益
視教育為投資
理性選擇理論(RCT)
微觀層面的教育決策理性行動模型
收益越多,求學的動機越強
成本越高、失敗風險越大,繼續求學的動力越小
收益和成本對所有階級來說都是一樣的
地位下降幅度和失敗風險對不同的階級意義不同
教育投資報酬率
教育程度高的人就業的可能性較高,失業率較低,素質較好,容易得到較高的薪資
高教育水準、有特殊技能的人會有較高的收入
人力資本的增加能夠增加個人未來的收入,提高他們在人力市場中的價值
教育投資的風險
個人教育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
不可預知的事件
知識的有效與否
投資者的態度
教育對社會經濟效益
教育的投資與經濟的成長有正向的影響
教育水準越高,國民的儲蓄率越高
接受良好教育的國民,犯罪率較低,也較少出現非婚生子女
教育和學習會產生新的科技和創新
教育影響生產力的因素
接受教育者較不可能參與勞動生產
接受教育者有新的觀念及知識從事生產
接受教育者可以改善生產品質
接受教育者有較告的生產效率
接受教育者有更好的表現
一般來說,國家教育投資越高,人力資本反應越好,教育效益也較高
與經濟有關的教育議題
高等教育市場化
意義
大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市場運行的機制和規律,重構其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控制體系等系統,並調整大學與其他組織的關係,將大學逐步改造成為市場經營主體的一種行為過程與趨勢
特徵
減少政府對高等教育經費投資比例,增加非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資
強化高等教育與經濟私有部門的聯繫,甚至加強大學與商業及工業界的關係
加強私立高等教育機構扮演的角色
教育正如其他的生產或營利事業一樣,個人可自主抉擇獲利最佳的投資管道,但使用者付費,買不到門票或投資賠本識投資者自己的責任
高等教育產業化
「知識產業」:生產、培育和流通知識的一系列領域中的經濟活動
意義
透過市場手段,擴大教育資源、利用市場機制「經營」教育的各種施措
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產業屬性,是生產、傳播和應用知識的產業
盧治(Ruch)列舉的特色
經營上具成本效益和效率
課程發展具市場導向
大部分教學人員並非終身聘任
教學人員專注教學,很少參與學院的管制或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