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七章 教育與族群 - Coggle Diagram
第七章 教育與族群
種族、族群與少數族群
概念
族群
基礎建立在文化的相似性與差異性上
相似性:同一個族群的成員之內 / 差異性:族群和其他族群之間
出自同一種血緣,體貌膚色特徵相近、語言文化相同,有共同的生活習慣、道德規範、價值信念
可視為種族的次類
民族
強調共同分享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俗
種族
在生物學上所形成的不同團體
依據膚色分類
少數族群
一個社會裡受到政治和經濟上壓抑不平等待遇的團體
指社會地位低微、被控制的團體
又稱「弱勢族群」
弱勢團體
弱勢族群
指在社會中由於經濟收入、權益保護、競爭能力等原因,而處於困難與不利地位的人群
類型
依貧窮線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依少數種族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依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依居住地區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依社會排斥所產生的弱勢族群
族群關係的類型
族群關係
在民族之間的互相關係
接受模式
同化
指社會裡的少數族群或團體,放棄其本身的文化而接受強勢族群的文化,並成為主流社會一部份的過程
熔爐式的同化
強調一種全面性的融合
強調相互滲透及文化的雙向或多向融合過程
甲+乙+丙→丁
教化式的同化
強調單方向的教化過程
劣勢族群被要求學習優勢族群的文化
甲+乙+丙→甲
文化多元主義
少數族群完全參與主流社會,仍保留許多社會和文化差異的一種文化模式
不平等的多元文化主義
結構多元主義
高登
不同文化可尊重、包容或同化,結構上維持原有的「族群界線」
隱含衝突論觀點
平等的文化多元主義
排斥模式
種族中心主義:
肯定本身文化優於其他文化,輕視任何他人文化
種族的消滅與滅絕
最極端的排斥形式
驅逐
強迫一個族群離開某一個地區或某一社會
隔離
基於族群的特徵,透過法律將人們的居住地、社會服務或其他設施隔離開來
文化殖民主義
由一個優勢族群及其文化意識形態所控制,壓制少數族群的文化
少數族群成員的社會、心理反應
被動接受
個人攻擊行為或暴力行為
集體抗議
自我隔離
自願同化
相對剝奪感
批判種族理論
來源:不滿美國批判法學與公民權利運動
學者提倡將種族議題以及種族主義納入法學學理的探討
揭露各種與種族或種族主義相關的論述、意識形態
強調後設層次的批判
強調知識分子需進一步替社會肩負起主動發現問題並尋求改變的責任
認為種族問題已內化
訴求
揭露種族主義和族群歧視
解構種族主義文化
促進族群整合
弱勢族群與教育
弱勢族群與低教育成就
弱勢:學業成就低落的學生(教育領域)
弱勢學童:核心問題是文化不利與經濟不利
原住民與教育
教育現況
巫有鎰研究:台東縣原住民學生平均成績比和漢人低很多
原因分析
原住民地區多地處交通不便的山地、偏遠地區
學校教師流動率高,影響教學成效
家庭建構不完全或手足人數過多
家庭社會資本
父母教育期望較低
家庭財務資本
電腦網路及學科補習較少
學生文化資本
「負面文化」較多
學校社會資本
有較多不良師生關係
學校因素
經費不足、設備不完善、學習資源不足、教師身兼數職、教師配課情形嚴重
改革策略
教育部
原住民族教育法
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
《原住民教育政策白皮書》
原民會訂定的許多短程、忠誠與長程的原住民族教育推展計畫
文化回應教學
尊重學生文化
運用學生文化知識經驗、先前經驗、知識架構和表現風格來設計教學活動
特色
承認不同種族或族群文化遺產的合法性
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型態,使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教導學生要了解和頌揚自己及他人的文化傳統
將多元文化知識、資料和素材,整合在學校日常教學科目裡
教師應避免採取直接教學法來傳授單一主流的價值觀
新移民子女與教育
民族大熔爐時代→新住民子女者快速上升
教育問題
語言發展遲緩
低教育成就
改革策略
強調多元文化教育的落實
推動教育優先區、課後照顧、課業輔導方案
以補償教育達到教育平等
諾丁斯
去除專業化教育
主張教師不要以學科專業來宰制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價值
在教學中凸顯對人的關懷
弱勢族群的教育成就與歸因
遺傳基因論
詹森理論
主張:「少數族群的遺傳基因有缺陷」、「少數族群的遺傳基因比白人差」導致學業成就和升學結果有優劣之分
源自「生物決定論」(西方中心主義或種族主義主張)
無法獲得普遍認同
文化缺陷論
文化剝奪
社會文化因素
預設主流社會的學習模式才能提升學習者的學業成就
忽略學習者主體性與生活風格的差異
缺乏反省主流文化對於弱勢文化的壓迫與宰制
文化斷層論
認為教育成就為教育歷程中的溝通歷程所決定
師生間的互動是學業成就的重要因素
把少數族群低教育成就的現象歸因於文化、語言和溝通型態所導致的差異
文化差異論
歐格朋的文化模式理論
文化參照架構
積極的二元參照架構
移民的少數族群
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努力學習新語言和新文化
和而不同(文化認同策略)
消極的二元參照架構
少數民族、黑人
認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打破其被歧視的社會地位
犬儒主義
教育態度
教育無用論
放棄受教育及努力的機會
教育同化論
認為受教育等於被同化
社會再製理論
把少數民族低教育成就現象,歸因於低社經地位及社會的不公平待遇,與智能和努力無關
又稱「結構不平等立論」
移民代數
移民的所屬母國的經濟與社會力量對其移民適應力的重要性,且內化主流文化愈深,則愈能克服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
多元文化教育
一種追求教育卓越的運動
目的: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和公平性
一種課程設計途徑
涵義
培養所有學生進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適應力與發展力,建構一個多元文化的教育環境,提供文化選擇的權利和機會,完全消除異質文化之間的隔離與歧視。
內容
多元文化
因地理位置或國家文化不同而產生的多樣性文化風貌
在地球村中,不同種族、族群的文化觀念與風俗民情
不同階級、宗教、性別、性愛傾向、黨派、身心狀況、年齡等,不同身分、背景、需求與社群者的價值觀念、行為特色
多元文化教育
歷史背景
人口變遷、種族衝突、公民權利運動、對殖民主義的反思與反動、文化主體意識的覺醒、文化研究與批判的推波助瀾
目的
幫助學生形成對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適當方式及參與多元文化的能力
理論
班克斯
向度
內容的統整
知識的建構
公平的教學法
偏見的減少
賦權的學校文化
課程模式
班克斯
貢獻模式
將特定族群或文化團體的節慶、英雄故事加入課程裡
附加模式
將文化內容、概念、或主題加於課程中
轉化模式
改變既有的課程架構,從不同的文化觀點來看概念、議題、主題和問題
社會行動模式
包含轉化模式的所有內容,並增加族群問題、性別、階級有關的概念、議題的省思
蓋伊
基本能力模式
將族群內容融入基本能力的學習
概念模式
概念學習
教師以族群文化相關的概念為組織課程的要素
主題模式
某一特定族群有別於其他族群的文化要素
史麗特和葛蘭特
教導特殊與文化差異模式
對象:因自身語言、文化、種族等因素而易於主流團體的學生
教師以補償教育填補主流文化與特殊文化的空隙
人類關係模式
探討刻板印象、個別差異與相似性及各團體的貢獻
合作學習,提升所有學生自我概念、減少刻板印象
同儕調停、衝突解決方案
單一團體研究模式
與班克斯的轉化與社會行動模式一致
促進學生對某一特定團體的了解、尊重與接納
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透過學校整體改革過程,促進校內學習機會均等、維護社會正義及文化多樣性、支持個團體的權力平等
強調批判思考與分析不同觀點的能力
多元文化社會正義教育模式
追求社會結構平等
致力提升文化多元性
重視學校教育機會
實踐
師資培育方面
師資培育職前
在職進修
課程與教學方面
強調避免各種形式的偏見與優勢文化的再製
教師應審視並補充教科書中的內容
教師應使學生以最自在的方式學習
教師運用不同教學方法
教師應提供知識和經驗以顯示對族群不同的認知
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應有高度期許
教師應鼓勵跨文化的友誼和社交學習
教師應利用教師空間
教學評量方面
學習過程應重於學習結果
班級經營方面
制度的設計或整體課程與教學,應注意到學生學習機會的公平
盡力消除各類種族偏見和差別待遇的心態和措施,建立一個無偏見及刻板印象的教室
具備發展或維持多族群語言文化的政策
教師能以高期望、支持的態度對待教室內的多樣族群
班級資源的運用會顧及均衡原則
對於班級中的各種文化,教師應持正面的態度
批判種理論的批評
活動簡化
採取附加課程模式
無深入解說,缺乏深刻體驗
問題淡化
未能確實地反映族群關係問題
課程淺化
課程教學偏於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