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五章 教育與性別 (教育系統的性別差異 (教科書中的性別歧視 (語文偏見, 刻板印象, 略去不提, 偏狹失衡, 違背現實, 支離破碎),…
第五章 教育與性別
性別階層化
性別角色社會化
性別
由社會文化建構
性別角色
社會文化根據性別,為其成員規劃許多行為範本,個人生存在社會中及依循社會角色來行動
男性:工具性特質→目標導向、有邏輯、富攻擊性
女性:情緒性特質→溫柔、富同情心、會照顧人
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
性別刻板印象:
對於性別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與態度形成一種固定、刻板、概化的標記,並產生相對應的行為傾向
內涵
人格特質的差異
男性:工具性、主動性
女性:人際互動、情感表達
行為的雙重標準
依性別區分
對未來成就的期待不同
男高女低
擔任職務的重要性
重男輕女
影響
性別角色衝突
傳達錯誤的觀念
誇大群體之間的差異
造成對女性的偏見與歧視
相關理論
結構功能論
小團體角色分化
核心家庭角色分化理論
工作領導角色&情感領導角色
女性主義
為了中止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附屬地位所做的種種努力
基本目的
期望及促成所有婦女的自主、自決與自由抉擇
自由派女性主義
每個人應有公平的機會,依其能力扮演社會角色
公平:清除社會上的限制爭取公平之公民權
於體制內以漸進的方式進行改革
激進派女性主義
核心:男人造成了對婦女的壓迫並從中獲益
使用父權制概念來解釋性別不平等
透過「生物革命」使生育、養育的工作成為整個社會的任務
教育系統的性別差異
入學機會的不均等
男女差距逐年降低
高等教育出現性別差異
女性:低成本、較低經濟報酬率學科
男性:成本高、教育時程較長的學科
男尊女卑的人事結構
教育等級越高,女性教師比重越少
性別區隔的課程設計
過去:男工藝、女家政
家庭與生活科技→全體必修
工藝+家政→家庭與生活科技
教科書中的性別歧視
語文偏見
刻板印象
略去不提
偏狹失衡
違背現實
支離破碎
師生互動過程的性別不平等
互動次數與時間多寡
:與教師的互動→男>女
互動內容的差異
:不同師生互動模式影響學生學習成果,造成學生特定行為的產生
指派工作性質的差異
:依個人的性別意識和性別認知,製造性別區隔的現象
教師對於學生外表的關注
:女>男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
:男>女,關乎性別、種族
不盡公平的考試評量
一般教學的評量與入學考試,有程度大小不等的性別偏見與效應→仍待驗證
空間的使用與分配
男>女
性別在認知表現的差異
智力測驗無差異
女:語文能力
男:視覺空間能力、拼圖遊戲、數學測驗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
落實性別教育機會均等
不分男女,皆獲得充分的入學機會,接受基本教育,必有一定學歷程度
實施性別平等教育
理念
打破傳統社會文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讓不同性別的學生都能依其興趣、能力而適性發展
實施目的
社會建構才是造成男女表現與發展差異的主因,以消除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性別歧視
台灣地區性別平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1988: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兩性平等教育手冊》
1996:《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1997: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頒布〈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
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性別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
2000:更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
性別平等教育作法
消除教科書的性別偏見
性別平等理念融入課程設計
女性主義教學論的落實
女性主義教學論
性別模式
解放模式
結構模式
後結構女性主義教學論
共享的信念
重視經驗
具有包容性
非階層化的教室
賦予學生權能
經常省思師生互動過程
在校園空間設計給予女性積極性差別待遇
積極性差別待遇
肯認差異
改革師資培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