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為何總是睡不飽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動機

因為高中生有繁重的課業壓力,常常有睡不飽的情形,因此想利用假日補齊睡眠,卻發現效果不佳,所以想要由這次的小論文驗就來了解背後原因。

了解人民睡眠機制及功能

了解睡眠債形成原因及解決方法

了解咖啡因和睡眠之間的關係

透過研讀相關書籍、報章雜誌與網路資料搜尋,再加以統整分析。

正文

認識睡眠

睡眠階段

短暫淺眠期

快速動眼期

深睡期

各年齡層所需睡眠

1、2歲幼兒:11~14小時 3~5歲兒童:10~13小時

6~13歲兒童:9~11小時 14~17歲青少年:8~10小時

出生到3個月的嬰兒:14~17小時 4個月~11個月的嬰兒:12~15小時

18~64歲成年人:7~9小時 65歲以上老年人:7~8小時

睡眠週期

淺眠期(二)

淺眠期(一)

淺眠期(一)到快速動眼期是一個完整週期,每個碗商會經歷4~6個週期。

睡眠的功能

修復功能理論

適應理論

能量保有理論

發展功能理論

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理論

記憶強化及固化理論

睡眠債

click to edit

影響與償還

評估

形成

睡眠與咖啡因

身體會趁睡眠時修復白天的耗損,讓器官組織恢復能量,為明天清
醒後的工作做準備。

夜晚時視線不良會容易成為別人的獵物,而睡眠時動作會的暫時停
止,因此可避免天敵的注意並降低被捕捉到的機率,而可以平安度過一天中最危險的時間。

睡眠時代謝率及體溫均會降低,使全身能量耗損減少,以保存能量及精力。

個體未成熟之前,睡眠有助於個體自身的發展,而快速動眼期
可能有助於大腦皮質、視覺、動作與神經細胞的發展。

睡眠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功能運作。

快速動眼期被認為跟促進記憶和學習有關。

結論

透過這次小論文,對於睡眠週期、功能和睡眠債形成及影響和償還方式,以及咖啡因和睡眠的關係有近一步的了解。
也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補充我們的睡眠,讓我們能充滿活力迎向每一天。

引註資料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1)睡眠特展。

羅友倫、陳盈盈(2011)。揭開睡眠的真相。台北市;天下雜誌出版。

王輝斌(2017)。「睡眠恆定」聽起來很專業,其實說白了就是「睡眠債」。關鍵評論。

中正大學睡眠實驗室。

American Sleep Association。

黃傑霖(2014)。一種簡易量測睡前腦波值用以評估睡眠品質方法。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jorness, T. E., & Greene, R. W. (2009). Adenosine and Sleep.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7(3),
238–245.

Porkka-Heiskanen, T., Strecker, R. E., Thakkar, M., Bjørkum, A. A., Greene, R. W., & McCarley, R. W.(1997). Adenosine: A Mediator of the Sleep-Inducing Effects of Prolonged Wakefulness.Science (NewYork, N.Y.),276(5316), 1265–1268.

附錄

艾普沃斯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林立寧、張妍怡、何曉旭、李蘭(2012)。青少年之睡眠問題。台灣醫學,16( 1),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