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四章 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與實踐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具體作法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其它教育政策 (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幼兒教育普及化,…
第四章 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與實踐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具體作法
我國政府的教育優先區計畫
指標
原住民學生比率偏高之學校
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寄)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新住民子女學生比率偏高之學校
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率偏高之學校
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之學校
國中學習弱勢學生比率偏高之學校
補助內涵
推展親職教育活動
補助學校發展教育特色
充實學校基本教學設備
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充實設備器材
補助交通不便地區學校交通車
整修學校社區化活動場所
修繕離島或偏遠地區師生宿舍
對補償教育觀念之批評
伯恩斯坦
不主張以另一種文化型態來取代或補足其文化之不足
把教育問題完全歸咎於兒童家庭是不適當的
英國政府的教育優先區方案
指標
家庭缺乏基本的舒適
過度的擁擠
需要由學校提供食物
需要強調學童父親的外來移民背景
國語文調查的結果落後其他一般地區
具體作法
降低師生比,採取小班制
補助經費
學前教育
優先雇用當地人
師範院校與教育優先區建立持續性聯絡網
設置在職進修課程
優先在教育優先區設立社區學校
相關的諮詢服務
政策起源
《卜勞頓報告書》
積極差別待遇
教育優先改善地區方案
實施成效及優點
提供多樣的教法
改善學校與家庭(教室與家長)間的關係
移除兒童文化不利限制
可減輕教師壓力
良好的教師態度、父母參與學生的學習,
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其它教育政策
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幼兒教育普及化
學校制度單軌化
公平開放的升學制度
實施終身教育
合理分配教育資源
發展特殊教育
美國政府的補償教育政策
職業教育
聯邦對學校補助計畫中最早實施的方案
《史密斯-休斯法案》
補助範圍包括初中及高中
內容
農業
家政
工作研究
職業教育的設備購置
對貧窮者和失業者提供職業訓練
成人職業教育人數增加,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雙語教育
為「不精通」英語的學生所設的差別待遇
使其先精通英語,未來的學習才能跟上進度
《聯邦民權法案第六款》
及早教育方案
政策的內涵
提供有助於兒童發展的多項服務
強調兒童全面的發展
自願而非強迫的
實施成效
對3、4歲幼兒的認知、健康和親職領域有助益
親子關係改善對兒童長期發展也有潛在的助益
「別讓孩子落後」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
強化聯邦教育力量
強調績效責任
重視弱勢學生的教育公平
全國性的教育品質管理
處罰與獎勵並重
擴充家長教育選擇權
提升教師素質
「每個學生都成功」
反對過度使用標準化測驗及一視同仁的測驗
確保讓每個學生高中畢業有能力進入大學或職場
提供更多學生取得高品質學前教育
要求各校提出補救學業落後學生的解決辦法
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表現
《教育整合與改進法案第一章》,簡稱ECIA
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意義
教育歷程的均等
資源運用
參與
教育結果的均等
學業成就
教育成就
社會生活
教育基本條件的均等
入學機會
學校環境
柯爾曼《教育中的均等和成就》
機會或結果的均等只有在極端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
更合理的用語應為「不平等的減少」
平等
公平
均等
相等、一致
性質相同或數量相等
發展歷程
第二階段(1950~1960年代中期)
注重共同教育經驗的提供
強調入學後教育「過程」與「內容」的均等
英國工黨提倡普設「綜合中學」
適性教育、因材施教
政策的作為有限
第三階段(1960年代中期~1980年代)
理念與政策最興盛時期
積極肯定行動
柯爾曼1966年提出Coleman Report
補償教育
教育優先區
積極性差別待遇
第一階段(1950年以前)
每個國民都有受相同年限義務教育的權利
強調接受基礎教育的入學機會相等
免費的公立小學教育
有教無類
第四階段(1980~1990年代)
財政吃緊
政策緊縮
政策沒有顯著的效果
目標由「均等」轉向「品質」、「效率」、「自由」
第五階段(1990年代至今)
普遍出現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平等現象
英國工黨設立「教育行動區」
教育市場化
用「教育公平」重新界定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社會正義的思潮
正義論
美國哲學家 羅爾斯
充實自由主義的平等觀
分配社會合作產生的利益和責任
各種職務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開放
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
正義就是公正或公平
平等原則
自由權的平等享受
差異原則
承認不平等的存在
社會背景不同
補償原則、互惠觀念
可解釋博愛原則
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產生
以「補償教育」為中心
最早出現於古希臘時代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柯爾曼的調查結論:影響學生業成績的條件
最重要:家庭背景、私人資源
其次:社會背景、人際關係
最低:學校條件
認為羅爾斯未區分
機會的均等
只能將所有資源置於公共管理之下
理想主義的思維
幾乎不可能
結果的均等
需對學生的家庭資源進行再分配
衝突論對普及教育的批評
誤導學生認為政府出於善意
製造教育開放假象
教育擴張具有強制性
誤認教育符合社會化需求
教育階層化現象加劇
課程分流反應社會階層
教育符應勞動階級關係
功績主義理論
定義
開放的社會
決定成就和地位的因素是能力和努力,而非階級或種族
教育選擇
教育和職業地位間的相關會越來越高
父母及子女的社會地位相關會越來越低
父母社會地位和子女教育成就間的相關會越來越低
批評
『能力是受「遺傳」還是「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沒有定論
遺傳及能力以外的因素很難測量出來
不論以什麼為指標,最後都還原於社經背景的影響
不利地位的學生在學校裡受到有意識地、系統化的差別待遇
學校教育的特性
教育選擇是依據成就原則
強調形式正義的公平
各社會階層的學生都有均等的機會追求生涯發展
將不同能力的學生分配不同的職業地位及將來
分軌,讓不同能力和特性的學生能有適當的安排
完美的測驗及腦是制度是重要的
影響教育機會均等的學校因素
學校教育資源
教育經費多寡
師生比率
學生單位成本
學校單位面積
圖書館藏書量
班級大小
學校教學設備
教育資源不能有不平等的現象
教師因素
社會背景
個人特性
教育背景
工作情況和對學校的態度
對種族問題的看法
能力分組與分流制度
常使用的分組標準
標準化測驗分數(最常用)
教師的評分、建議或學生的意見
學生的種族和社經階級
實施分軌制度的理由
贊成
分軌制度是功績制度的一部分,由學生的表現來獲得相應酬賞及機會
學業能力相近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協效果較佳,安排也較容易
反對
分班會加大學生間的差異
學生產生階層化,造成更大的不平等
對學生學校經驗的影響
導致不同的教育經驗
增加教育結果的階層化
教育過程的平等原則遭到破壞
前後班的差別教學
校園暴力及青少年問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