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压、电流及方向保护

处理中性点的四种方法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接地电流较大时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电压等级较低的电网

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电压等级较高的电网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0,而且非接地相的相电压不会升高,绝缘容易实现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包括前三种

非直接接地方式优缺点

优点:接地电流比负荷电流小得多。接地电流小,系统线电压仍保持对称,不影响负荷供电,接地保护一般只动作于发出接地告警信号,不需要跳闸

缺点:过电压数值大,对电网绝缘水平要求高,投资大,不经济。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接地电压升高sqrt(3)倍,存在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险,接地保护复杂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

🍾在故障线路上,零序电流为全系统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之总和,数值一般较大,电容性无功功率的实际方向为由线路向母线

发生单相接地时,全系统都将出现零序电压

🍾全系统该故障相上的元件对地电容电流都为0,该故障相的电压等于0

🍾非故障相的电压变为之前的sqrt(3)倍

🍾在非故障的元件上有零序电流,其数值等于本身的对地电容电流【相电压变了】,非故障线路上的零序电流等于该线路本身的电容电流,电容性无功功率的实际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

单相接地保护方式

绝缘监视装置:因为单相接地允许短时运行,所以监视到后只报警

零序电流保护

定值: 1 ,可靠系数>1【理解:要躲过非故障相的零序电流,所以在非故障相零序电流的基础上乘以可靠系数,故障相的零序电流大于这个值,在定值和延时都满足后,继电器动作切除故障】

灵敏系数: 1
校验K≥2【理解: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本线路发生单相短路,所以用本线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单相短路的电流除以整定值来计算灵敏系数】

零序功率方向保护:利用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功率方向不同
适用于零序电流保护灵敏系数不满足和接线复杂的情况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特点:消弧线圈上的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抵消从而减小短路电流

完全补偿: 1
缺点:线路上产生很高的谐振电压

欠补偿: 1
缺点:线路上容易产生很高的谐振电压,因为低压电网运行方式容易变化,如果某条线路退出运行,则电容电流会减小,可能又会再等于电感电流引起谐振

过补偿: 1
广泛采用
过补偿度: 1 5%~10%

保护方式

短时投入有效电阻的方法

反映暂态零序电流首半波的接地保护

利用破坏补偿的方法

反映五次谐波电流的接地保护

利用绝缘监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