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大甲溪 (歷史 (1954年 (擬定「大甲溪流域開發計畫」), 1960年 (中部橫貫公路開通後,引進大批退除役官兵從事高山農耕。),…
大甲溪
歷史
1954年
擬定「大甲溪流域開發計畫」
1960年
中部橫貫公路開通後,引進大批退除役官兵從事高山農耕。
臺灣第一條發電、防洪、灌溉、工業等多目標使用的河川
日本人在社寮興建第一座電廠,才開始了大甲溪與中臺灣開發互依互存的歷史。
地圖
大甲溪的發源地位於海拔3632公尺的南湖東峰
水力發電功能在豐水期可達120萬千瓦,所以為大甲溪水資源利用之重心
富含豐富的水力資源,台灣第四長河流
事件
事發之初
時任臺灣鎮總兵呂瑞麟正好北巡到北台灣,聞變趕回貓盂(在今苗栗縣苑裡鎮)
被原住民起事者圍困
呂某突圍入彰化縣治,並向臺灣府徵兵合攻,仍未平復。
生態
水棲昆蟲至少有80種以上,兩棲類4科4屬65種;鳥類有26種以上
上游支流因林相保持較好,使得溪中的水中生物甚為繁盛
水生植物有25種、螺貝21種、蝦7種、蟹4種;魚類30科59屬65種
問題
2008年辛樂克颱風來襲,后豐大橋橋墩被洪水沖斷,三輛車摔落河中六人死亡
大甲溪層層疊疊六道壩 石岡壩下游刷深危橋梁
1999年921大震,大甲溪上游崩塌、中橫公路中斷
圖示
大甲溪下游的石岡水壩
大甲溪上游
大甲溪下游
三年丁班23號張彗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