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台灣戲劇史 (日治 (9個劇種(北管、四平、南管、高甲、海派京劇、潮劇、歌仔戲、布袋、魁儡), 111在案劇團, 內臺時期(售票、劇場),…
台灣戲劇史
日治
9個劇種(北管、四平、南管、高甲、海派京劇、潮劇、歌仔戲、布袋、魁儡)
111在案劇團
內臺時期(售票、劇場)
歌仔→唸歌仔→歌仔陣→宜蘭本地歌仔(老歌仔)→歌仔戲
新劇
改良劇(歌仔戲因應皇民化)
知識分子新劇
中華民國
歌仔戲
1960進入全盛時期:內臺、廣播、電影、電視、野臺
豫劇
崑曲
李蔓瑰、張曉風、馬森
1980後
京劇帶頭:雅音小集
當代傳奇:吳興國
現代實驗劇展:姚一葦
耕莘實驗劇團→蘭陵劇坊
清後
表演形式
登台演戲
扮仙(神仙賜福、加官進爵、金榜題名)
出陣
圍一圈演奏
北管戲、官音、正音、亂彈戲(多聲腔劇種)
分舊路(福祿)、新路(西皮)
荷-清初
南管戲、御前清音(from彰、泉、潮南曲戲文)
劇本
荔鏡記(陳三五娘)
三種劇藝(東西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