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

琦君

題解

作者琦君

時代

本名

生於民國6年,卒於民國95年

潘希珍

作品

散文集:《煙愁》、《紅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等

小說集:《菁姐》、《橘子紅了》等

體裁

主旨

出處

《紅紗燈》

現代散文

透過母親和姨娘( 髮髻 )的變化,抒寫人間愛恨的消長,及對人世無常的體悟,進而省思永恆的意義。

藉具體象徵抽象

本文以「髻」為題,寫的不只是兩個女人頭上的髮結,更包括她們心裡的心結。

藉對比強化主題

1.藉髮髻的不同寫母親與姨娘的性格差異。

2.以髮髻的變化象徵兩人關係及人生觀的改變。

3.由特定人物間愛恨情仇的消長,暗示人世間普遍存在的情感糾葛。

母親失寵的悲愁←→姨娘得寵的歡笑

作者童年的天真快樂←→母親的幽怨愁苦

姨娘年老的孤單寂寞←→年輕時的榮華富貴

母親的守舊←→姨娘的時髦

以母親的秀麗長髮對比五叔婆的禿頭,突顯母親的年輕貌美;爾後又以姨娘的時髦髮髻對比母親過時的髮髻,突顯姨娘得寵嬌豔。於內涵上,以象徵手法寄託旨意以髻象徵母親和姨娘在父親寵信優劣。其中母親的髻象徵過時和失敗,姨娘的髻則代表美麗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