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結構現實主義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華茲(Waltz) (國際政治具備三種特殊現象 (一、國際政治處於無政府狀態…
結構現實主義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華茲(Waltz)
國際政治具備三種特殊現象
一、國際政治處於無政府狀態
國際政治缺乏中央權威,國家彼此間主權獨立
二、各行為者均具有相同功能的傾向
國家具備自助且執行相同功能,尋求生存與發展
三、各行為者的能力不同
結合以上兩點,華茲認為國際體系的變數僅在於國家對權力物質的擁有與控制能力的異同,因而劃分出三種國際體系(單極、兩極與單極)
吉爾平(Robert Gilpin)
布讚(Barry Buzan)
克萊斯納(Stephen Krasner)
核心論述及特徵
華茲的三種特殊現象
不討論特定國家的外交政策
結構現實學派認為特定國家的政策為外交政策的研究範疇
權力累積只是獲得安全的手段。華茲指出國際的無政府狀態迫使國家為確保安全而累績權力
強調國際體系與結構
舉隅(待補充)
對內增加國力,且尋求外力,以抗衡其他國家,並有模仿其他國家成功增加國力的傾向
與相關論述的比較
古典V.S.結構
同
皆承認國際無政府狀態,國家為一自助行為者,彼此合作難以達成
重視權力與安全
均以國家為中心,認為主要行為者均是國家
同屬實證主義陣營,惟在事實與價值劃分有些微差距
異
分析層次
古典強調內部因素
結構強調結構因素,並批判古典的單位層次分析,認為古典以個體解釋整體
理論角色
古典認為是事實的重現,歸納式研究
結構認為必須能夠解釋通則的抽象假設,為演繹式研究
假設
古典假設國家終極目標為追求權力,以人性解釋衝突
摩根索認為權力是根源於人性本質
結構認為權力只是獲得安全的手段,強調國際體系與結構的重要性
華茲指出無政府狀態迫使國家為安全而累積權力
國家最終形式
古典認為主權國家是否為最終模式仍有討論空間
結構認為主權國家為政治制度最終形式
道德
古典強調國家與世俗道德不一樣
結構完全沒提及
權力平衡的形成
古典認為是決策者所操控
結構認為會因國際體系與結構自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