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资金需要量预测
因素分析法
销售百分比法
定义: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公式: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
假设:某些资产和负债与销售额同比例变化(销售百分比不变)
click to edit
需要增加的资金量=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加的敏感性负债
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增加的敏感性负债=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加的敏感性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如果存在非敏感资产的增加,计算外部融资需求量时,公式还需要加上非敏感资产的增加额。
对外筹资需要量=基期销售额×销售增长率×(敏感性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性负债销售百分比)+非敏感性资产增加额-基期销售额×(1+销售增长率)×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1-股利支付率=利润留存率。
资金习性预测法
含义:按照资金同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把资金区分为: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和半变动资金。
模型:y=ax+b
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预测
回归直线法:
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
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的资金占用量-最低收入的资金占用量)
/(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
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
含义: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
筹资费:视为筹资数额的一项扣除;
占用费: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作用
影响因素
资本成本计算
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1、计算模式:
(1)一般模式:资本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
(2)折现模式:能使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相等的折现率,即为资本成本率。
2、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借款额×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借款额×(1-手续费率)
=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1-手续费率)
3、公司债券
一般模式:分子票面要素,分母发行要素,
折现模式:到期归还时按照面值归还
4、优先股
(1)一般模式:固定股息率优先股,如果各期股利相等,资本成本按一般模式计算。
K=年固定股息÷【发行价格×(1-筹资费用率)】
【备注】:由于优先股股息是使用净利润分配的,净利润是税后值,所以分子不需要考虑所得税。
(2)折现模式:如果是浮动股息率优先股,则其资本成本率只能按照贴现模式计算。
5、普通股
(1)股利固定增长模型法:
股票本期股利为D0,
未来各期股利增长速度g
股票目前市场价格P0,筹资费用率f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6、留存收益
与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相同。不同点:不考虑筹资费用。
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账面价值权数
市场价值全数
目标价值权数
边际资本成本计算
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加权平均成本。
1、边际资本成本的权数采用目标价值权数;
2、债务利率指的是税前值,债务资本成本指的是税后值。
杠杆效应
一、经营杠杆(DOL)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总额(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EBIT)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息费用=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EBIT)
定义公式:
推导公式: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二、财务杠杆
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固定利息、优先股股利、固定融资租赁费)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财务杠杆反映了股权资本报酬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
(1)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只要有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3)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债务资本比重;普通股盈余水平;所得税税率水平(优先股)。
三、总杠杆
总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和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的现象。
总杠杆与公司风险
含义
资本结构理论
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的优化
一、每股收益分析法
二、平均资本成本比较发
三、公司价值分析法
指标:息税前利润平衡点
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小股大债
1、企业价值V的计算
企业价值=股票的总价值S+债务的价值B
假设:债务的市场价值等于它的面值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税率)×债务资本比重+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