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台灣的經濟活動與發展 (時期 (鄭氏時期, 荷西時期, 清代, 日治時期, 國際競逐時期, 二戰後), 政策、制度 (清代:墾首制、結首制、隘墾制,…
台灣的經濟活動與發展
時期
鄭氏時期
荷西時期
清代
日治時期
國際競逐時期
二戰後
政策、制度
清代:墾首制、結首制、隘墾制
日治前期:【工業日本、農業台灣】
【工業台灣、農業南洋】
專賣制度
統一貨幣、度衡量
台灣銀行
農業現代化
日治後期:統制經濟
鄭氏:寓兵於農
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發行新台幣
第一次進口替代(1950s)
第一次出口導向(1960s)
第二次進口替代(1970s)
產業升級(1980s)
高科技代工產業(1990s)
荷治:贌社制度
設施
二戰後:桃園機場、台中港、中山高、核一廠、蘇澳港、石油化學工廠、大造船廠、大煉鋼廠
日治:縱貫鐵路、基隆港、高雄港、桃園大圳、嘉南大圳、、台灣銀行、臨海道路、日月潭發電廠
清代:瑠公圳、貓霧捒圳、八堡圳、曹公圳、一府二鹿三艋舺、基隆、淡水、安平、打狗港、
鄭氏:官田、私田、營盤田
荷:王田
貿易發展
荷蘭:轉口貿易
鄭氏:走私貿易
清代
開港前:區域分工、城鄉貿易
開港後:國際貿易
日治
前期:以日本為主,中國以福建為主
中期:與東南亞的關係轉趨密切
後期:與東北為主
二戰後:出口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