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向測驗

意義

是以篩選及分類為目的的分能力測驗,主要在測量受試者的多元認知潛能,而不是測量興趣或喜好的測驗

一個能有效篩選及分類人力並且能提高決策效能的測驗工具,有助於解決像學校、軍隊或政府機構等大型團體人員甄選的問題

特色

分測驗組

側面圖

選擇題

施測時間較長

認知能力測驗

差異效度

組成分數

性向測驗的應用

性向測驗是有正確對錯的認知能力測驗,測量人們各方面與生俱來的潛能和天份

通常性向測驗是輔助決策的最佳工具,因為可分開呈現在不同基本智能的強弱好壞

作答客觀又單純:不會因計分者主觀標準認定的不同而有計分不一致的狀況

標準化:簡化大量團體施測的相關作業,達到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後來的電腦化測驗奠定根基

性向測驗大多包含6個以上的分測驗組合,因此又稱為性向測驗組

性向測驗是以多元智力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分能力測驗,有鑑於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的貢獻

經因素分析簡化後,包含像語文能力、數字能力、抽象推理、機械能力、空間關係、知覺速度等

性向測驗幾乎都由這6、7個基本潛能或分測驗組成,因此又稱為測驗組

性向測驗受試者的總分高低並不是解釋的重點,受試者在各個測驗或各項潛能的高低差異,也就是側面圖(Test Profile),才是決策者重視的部分

性向測驗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分數結果並不是以總分來表示,而是以各分測驗分數表現的側面圖來顯示

各分測驗的基本門檻要求,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將結果應用在決策、選擇或分類的用途上

性向測驗的另一特色就是作答時間長,平均約2小時左右。長時間施測,對於受試者和施測者都是非常耗時、耗力的

避免受試者因過度疲憊或專注力不足,設計上都會分成兩個題本,以方便施測者分兩次施測

性向測驗的各分測驗,是經由因素分析得到的獨立變項,在效標檢驗上很容易同時驗證其差異效度

性向測驗的各分測驗間獨立性愈高,其相關愈低,愈具備差異效度的條件

差異效度:一份測驗針對不同效標,各分測驗具有區辨受試者能力差異的程度

差異效度愈高,測驗應用於決策時對不同能力族群的區辨性就愈高

不同的個別分測驗,有可能出現在多個組成分數中。EX:電機潛能=數字能力+抽象推理+空間關係、商業潛能=語文能力+數字能力+知覺速度

不同效標的組成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不能太高,才能有效區辨團體中的差異個體

組成分數:性向測驗依照決策者的需求,將某些分測驗組合而成的決策效標

諮商輔導

學業成績

人事決策

職業表現

電腦化測驗

但對心理測驗而言,針對受試者的需求做出整合性的解釋,似乎是電腦輔助測驗無法取代的部份

電腦化適性測驗 CAT

利用電腦快速、準確處理資料的特色,使測驗的施測、計分,甚至解釋的過程完全自動化

CAT的特色是受試者以較少的時間做更有效的測量

受試者只需做適合自己能力程度的問題。這些題目會透過「項目反應理論」的分析,將對受試者的能力做更精確的分析

CAT的重點在選題策略及能力估計的模式

因素分析

探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析

注意事項

定義心理特質

幫助一個籠統或抽象的行為特質分析出最精簡數量的基本元素

探索性因素分析:試圖釐清一個籠統或抽象行為特質中,所隱含的理論成分或基本概念

驗證性因素分析:驗證其撰寫的題目是否與理論應具備的定義及分類完全符合

反向題的處理

決定因素數量:驗證性因素分析:已有既定理論基礎,依理論分類決定因素個數;探索性因素分析則反之。特徵值 (Eigenvalue) >1的因素,電腦會視為因素個數之一。累積特徵值 > 50%較佳

取樣數量:樣本數必須是測驗總題數的3倍數量

選擇轉軸的方式

最大變異數轉軸法

因素負荷量的標準

分辨每個題目歸類的適當性及與各向度的關係

因素負荷量最好高於0.5以上,表示建構效度良好

因素排序及檢視各題目的歸類適切性

因素負荷量排序有助於編製者快速掃描每個因素所包含之題目個數是否平均,也有助於檢視無法歸類的題目多寡

分測驗命名及定義

要盡量顧及彼此間的完整性、同等性及獨立性等

盡量避免過分推論和太過抽象的專業名詞

以具體、通用、簡潔、易懂及與該測驗名稱有直接關聯性的詞彙命名

呈現各分測驗的相關

各分測驗間的相關係數最好不要太高,以維持各因素或各分測驗間的獨立性

美國普遍使用的性向測驗

DAT (區分性向測驗)

GATB(普通性向測驗)

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潛能,以便對未來選系、選校或職業的發展都可以人盡其才、適才適所。常模取樣為中學及大學生,主要應用在學校輔導室

幫助政府機構或工商企業有效甄選出符合各職位基本能力需求的應徵者。普遍應用在公職人員甄選及在職年齡階段的能力評量

國內發展的性向測驗

創造力測驗

聚斂性思考

學業性向測驗

「多因素性向測驗」是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性向測驗

性向測驗得到的分數表現,主要被期望能有效預測學生未來的學業表現

針對國、高中生而設計,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潛能,作為選組、選校、選系的參考

創造力是人類智力的一環,也是多元性向的一種。創造力是美國資優鑑定評量中的能力之一

想像力、發明力、擴散性、生產性的思考能力

著重在針對此問題想出一個答案,而個人的思考特質藉由傳統的智力測驗來測得

擴散性思考

著重在針對同一問題提出多種解決方法,此為創造力的特質

教育學家對於創造力的定義,較偏重解決問題的創造力,而企業或科學家則是偏重產品的發明及價值

主觀計分

作答方式最好是自由發揮、沒有時間限制或沒有標準答案

創造力測驗的計分就相對複雜,可能依賴評分者的主觀判斷

創造力測驗是希望受試者針對題目刺激,產生擴散性思考,所以再測信度可能偏低

語文及圖形創造力

目前使用的創造力測驗,大多包含語文及圖形兩種類型。語文的創造力必須具備豐富的語文背景知識。圖形的創造力必須受試者具備塗鴉及畫畫的天份,才能發揮其圖形的創作能力

Torrance & Williams 創造力測驗

創造力測驗通常包括獨特性、變通性、流暢性和精細性等四項創造能力的分數

敏覺力: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份的能力

流暢力:指產生觀念的多少,即是思索許多可能的構想和答案

變通力:指不同分類或不同方式的思考,從某思想列車轉換到另一列車的能力,或是以一種不同的新方法去看一個問題

獨創力:指反應的獨特性,能想出別人所想不出來的觀念

精進力:在原來的構想或基本觀念上再加上新觀念,增加有趣的細節,和組成相關概念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