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效度validity (二、驗證效度的種類 (1.內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f.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
效度validity
二、驗證效度的種類
2.構念效度
construct validity
b.構念construct
研究者用以描述某種心理特質或屬性的理論性概念,心理學家定義它的存在,以便能解釋人的心理行為。
c.驗證建構效度方法
(3)內部相關分析
內部相關分析的建構效度分析又稱「
內部一致性分析
」,主要目的針對一份測驗中
各分測驗之間做相關分析
。
幫助測驗編製者經過主觀標準的因素分析後,瞭解各分測驗是否具備相當的「
獨立程度
」,如果沒有分析內部相關,則無法瞭解各分測驗間的關連性。
(5)差異效度
(differential validity)
常應用在含多
個分測驗、作決策用途的性向測驗或能力測驗
上。
目的是篩選或分類的決策時,有效分辨不同族群差異,以提高決策效益。
意義:
一份測驗針對不同效標,各分測驗具有區辨受試者能力差異的程度
。
組成分數
(Composite Score)
不同的個別分測驗,有可能出現在
多個組成分數
中。
不同效標的組成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不能太高,才能有效區辨團體中的差異個體。
組成分數:性向測驗依照決策者的需求,將某些分測驗組合而成的決策效標。
(4)多項特質—多項方法分析
A.
聚斂(輻合)效度
(Convergent validity)
測驗分數應與測量相同概念的測驗分數之間,具有高相關。
不同方法測
相同特質
的相關。
B.
區辨(區別)效度
(Discriminant validity)
相同方法測
不同特質
的相關。
測驗分數要和測量不同概念的測驗分數成低相關。
相關係數的高低
:重測信度(相同方法測相同特質)>聚斂效度(不同方法測相同特質)>區辨效度(相同方法測不同特質)>不同方法測不同特質
(6)前後測實驗的介入
(7)結構方程模式
(SEM,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8)項目反應理論(IRT)
(1)發展上的改變
驗證智力測驗是否符合智力理論的假設時,就會比較不同年齡層的智力分數是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兒童認知能力測驗或兒童發展階段量表,通常會用「發展上的改變」,來分析其建構效度。
一份測驗的分數結果及表現,會隨著發展階段或年齡增長而增加的狀況。例如:求學階段會隨著時間不斷的學習,智力也會隨之增加。
(2)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
A.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沒有任何限制之下,找出因素的結構。採用SPSS或SAS統計分析軟體即可。
B.
驗證性因素分析
在已知可能的結構下,驗證是否仍適用。需採用LISREL或AMOS統計軟體。
藉由統計方法分析出最少數量且互相獨立的行為特質。目的是簡化及定義心理特質,因此最常應用在測量
「抽象」行為特質
之心理測驗。
SPSS:分析—維度縮減—因素
階層因素分析
(第二階段因素分析)
基本上,一份心理測驗決定的因素個數或所包含的分測驗數量太多,會有解釋及推論上的困難,
當分測驗數量超過12個,通常會進行第2階段因素分析,又稱階層因素分析
,有助使用者解釋測驗時的理解。
因素負荷量
Factor Loading
因素分析後,會得到各題目在不同因素的「
因素負荷量
」,即每一個題目在不同因素的相關強度。
理論上,因素負荷量達
0.5
以上,實質效果較大;
0.4
為最基本要求。
a.意義
驗證一份測驗是否符合理論假設,以反映測驗在建置結構上的有效程度。
一份測驗所有驗證測驗結構及測驗理論的分析,都稱為構念(建構)效度。
測驗能測量到理論上的構念或特質的程度。
3.效標關聯效度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1.內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e.內容效度又稱為
邏輯效度(logical validity)
因為內容效度需要藉由理論文獻的指導,或在領域議題專家的協助下,釐清這些構念與特質的性質、內涵、定義與範疇,以系統化、符合實務邏輯的步驟程序來評估測量的內容是否恰當。
f.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
內容效度
:經過系統化的質化及量化分析而得到的結果。
表面效度只是
外觀的、表面看起來有效
的程度。
表面效度
:一份測驗題目表面上看起來有效的程度。
測驗給人的第一個印象
好像
測量什麼東西
, 而不是指測驗事實上能測量到甚麼東西。表面效度不屬於測驗效度。
但表面效度對一個測驗來說,仍然是很重要的。 因為具有表面效度,可使受試者
感到親切感, 並願意合作
。
d..驗證內容效度的方法
質化分析
B.雙向細目表
經常應用在
認知能力測驗
的內容效度分析。包含兩個向度的試題分配表格,一個向度是以
心理認知能力
來分類,另一個向度是以
教材主題內容
來分類。
C.題目敘述
針對題目的敘述,請受試者看看是否理解、合宜。
A.內容主題專家
請專家對題目內容進行題目適切性的判斷。
1.
文獻分析
:由理論文獻來確認內容效度。
2.
專家評定
:請相關的專家評定測驗題目的適切性。
3.
測驗規格分析
:利用測驗規格表來整理測驗量表應涵蓋的內容。
量化分析
項目分析提到的難度、鑑別度、選項分析、社會期許分析、因素分析等等。
b.評量題目反映整體行為表現的程度
A.
測驗內容的代表性
B.
取樣的適切性
g.表面效度與內容效度的比較
內容效度:強調測量內容的廣度、涵蓋性與豐富性,作為分數推論的主要依據。
表面效度:重視工具外顯的有效性,因為題目的撰寫與表達方式會影響受測者的作答行為。
a.意義:對測驗內容作系統化的檢驗,以確定測驗內容涵蓋所要測量之行為特質的代表性試題。
c.判斷方式
A.
專家判斷
B.
雙向細目表
一、效度意義
一個測驗能有效測量到它所欲測量行為特質的程度。
測驗分數能預測到外在效標的有效程度。
名詞解釋
效化Validation:檢驗及建立評量效度的過程,稱為「有效化歷程」或「效度驗證的歷程」。
測驗效化Test Validation:累積證據支持推論歷程。
效度Validity:有效的程度
雙向細目表
Two-way Specification Table
教學目標(橫軸)
以Bloom所提的認知領域六個教學目標為依據:
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
教材內容(縱軸)
以出題的範圍,表示出包含幾個不同的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