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結構主義 (主張 (成分間的關係比單獨的成分更為重要, 結構具有整體性,整體各成分相互聯繫自行調整, 主體乃通過先驗的概念或模式,來認識事物的內在結…
結構主義
主張
成分間的關係比單獨的成分更為重要
結構具有整體性,整體各成分相互聯繫自行調整
主體乃通過先驗的概念或模式,來認識事物的內在結構
符號是指語言的代表意義
結構的發展過程即符號的發展過程
代表人物
李維史陀
皮亞傑
索緒爾
阿圖塞
背景
受語言學者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之論著所影響
以結構主義方法論聯繫起來之廣泛思潮或文化運動
1960年代興起於歐陸
後結構主義
主張
結構乃不斷變化發展,並無確定性
視符號為歷史的、變化的
不承認有固定的結構存在
後結構主義既將認識視為主觀的、流動的,也就否定了結構
代表人物
羅蘭巴特
傅柯
德希達
雅各拉康
背景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發展的後一階段,但也是破壞結構主義的一種學說
結構主義未能說明結構的變化發展,且重視同時性研究,輕忽歷史性研究
也被稱為解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