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二乙24號趙國陞
水力發電 (慣常式水力發電 (調整池式水力發電 (調整池式水力發電是界於水庫式水力發電及川流式水力發電之間的發電方式,和水庫式水…
二乙24號趙國陞
水力發電
慣常式水力發電
-
川流式水力發電
川流式水力發電,又稱引水式水力發電或徑流式水力發電。川流式水力發電站的堤壩相當小,有的甚至沒有堤壩。流經的水若不用作發電就會即時流走。在美國,這種方式的電站產能相當該國耗電量的13.7%(2011年計)。
-
水力發電的種類
-
抽水蓄能式水力發電
抽水蓄能式水力發電,是一種儲能方式,但並不是能量來源。 當電力需求低時,多出的電力產能繼續發電,推動電泵將水泵至高位儲存,到電力需求高時,便以高位的水作發電之用。此法可以改善發電機組的使用率,在商業上非常重要。
-
水壩的其他影響
-
誘發地震 — 儲水量大及深的水庫會產生巨大壓力,這壓力會改變原有的地殼受力情況而導致地震[12],歷史上第一次水庫誘發地震在阿爾及利亞於1932年發生,[13]時至今日,有證據證明有最小70次地震與水庫有關。[14]1963年,義大利的一次水庫誘發的地震中有2600人死亡。
發電流程
慣常水力發電的流程為:河川的水經由攔水設施攫取後,經過壓力隧道、壓力鋼管等水路設施送至電廠,當機組須運轉發電時,打開主閥,後開啟導翼使水衝擊水輪機,水輪機轉動後帶動發電機旋轉,發電機加入勵磁後,發電機建立電壓,並於斷路器投入後開始將電力送至電力系統。如果要調整發電機組的出力,可以調整導翼的開度增減水量來達成,發電後的水經由尾水路回到河道,供給下游的用水使用。
-
-
介紹
水力發電是運用水的勢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勢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動(動能),例如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引水流至較低位處,流的水流推動輪機使之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高位的水來自太陽熱力而蒸發的低位的水份,因此可以視為間接地使用太陽能。由於技術成熟,是目前人類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
未來趨勢
因發電站具有地域分佈較寬、運行設備較多等特點,如果沒有綜合自動化系統,而是依靠傳統的人工操作控制,難以滿足市場競爭需要,因此水電站自動化監控系統成為重要環節,監控系統與發電廠發電設備同步投入,建成後可以達到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加上氣候變化已成為全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國際社會已達成共識,擴大節能減排力度也是未來趨勢之一。
水電站分類
按照水源性質,一般為慣常水電站,即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發電,其次為抽水蓄能電站,與慣常水力電站不同,水流是雙方向,設有上池及下池,白天發電流程與慣常水力電站相同,於夜間電力系統離峰時段,利用原有的發電機當作馬達運轉,帶動水輪機將下池的水抽到上池,如此循環利用,原則上發電後的水並不會排掉,而最後是潮汐電站,即利用海潮漲落所形成的潮汐能發電。
-
原理
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輪發 電機產生電力。利用水的位能轉為水輪的機械能, 再以機械能推動發電機,而得到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