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各心理學模式比較 (對人性觀點 (行為論 (對刺激的回應,可變更的 (防範之道: (改變外在環境,提供個體新的學習經驗。重新建立S-R,…
各心理學模式比較
對人性觀點
行為論
對刺激的回應,可變更的
對人性的看法 1.行為是被動的,由環境中的情境所決定的2.適當地安排環境條件,個體的行為是可以被修正的3.不承認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攻擊行為的原因:與外在學習經驗有關
防範之道:
改變外在環境,提供個體新的學習經驗。重新建立S-R
鼓勵代替處罰,增強良好行為
精神分析論
受本能的驅使
對人性看法:1.人類本質是邪惡的、被動、受本能驅使的2.行為都有原因,通常來自潛意識動機,其潛意識又與兒童早年經驗有關
攻擊行為源自本能,死亡本能(攻擊與破壞)
防範之道
探討兒童期的經驗及其潛意識行為,以了解攻擊行為緣由,以合適管道將攻擊驅力宣洩出來。
輔導攻擊力強的人成為運動員 ,發洩其攻擊驅力
人本論
主動積極的,具有無限可能
對人性看法1.人是善良的,蘊藏無限潛力2.是積極的能為自我實現時而努力
攻擊行為成因:個體追求自我實現時遭受阻撓
防範之道
改善社會本質,強調人際關係增進,提供個人發展及開發潛能的機會
認知論
創造性的,主動回應刺激
對人性看法1.人基本上是主動的,能主動的選擇訊息並重新加以組織和解釋。2決定行為主要因素為態度、信念、期望,因此強調意識性的心理活動,如思考、記憶與理念
攻擊成因:與個體對外在刺激的知覺有關。(個體為何選擇此一刺激,並加以組織和解釋)
防範之道
改變個體的思維歷程與推理方式
神經生物論
被動的,機械式的
對人性看法1.人性基本上是被動和機械性,是受制於生理的反應2.行為就是生理反應的結果,尤其是受制於腦及神經系統
攻擊成因是受大腦和神經系統控制
防範之道
經由藥物、電擊或外科手術等方式來控制攻擊行為
演化論
為解決生存問題所進行的適應
行為的主要因素
行為論
環境刺激條件
精神分析論
遺傳與早期經驗
人本論
潛在的自我導向
認知論
刺激條件與心智歷程
神經生物論
遺傳與生化歷程
演化論
適應,有助於生存的環境線索
研究重點
行為論
特定的外顯反映
精神分析論
遺傳與早期經驗
人本論
人際經驗與潛能
認知論
心智歷程、語言
神經生物論
腦與神經系統的歷程
演化論
演化出來的心理適應
主要探討層面
行為論
研究行為與其刺激之間的因果關係
精神分析論
把行為視為潛意識動機的外顯表達
人本論
研究生活型態、價值與目標
認知論
透過行為指標來推斷心智歷程
神經生物論
探討行為和心智歷程的生化基礎
演化論
從演化適應功能的角度來看待心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