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12 監督與吹哨者倫理 - Coggle Diagram
CH12 監督與吹哨者倫理
吹哨者的法律保護
日本
匿名舉報
單一立法模式
2004年公益通報者保護法(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 2004)
韓國
單一立法模式
2001年腐敗防止法(Anti-Corruption Act 2001)
實名舉報
對吹哨者設有獎勵金制度
英國
單一立法模式
1998年「公益揭露法」(Public Interest Disclosure Act 1998)
台灣
目前對吹哨者保護
散見於各法令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因屆期不延續而不繼續審理
「公益揭發保護法」草案:國會審議中
美國
1863年 「糾錯法案」(False Claims Act)
公私分離規範
1989年 「吹哨者保護法」(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 of 1989)(只適用政府工作人員)
2002年 「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適用企業內部員工)
吹哨者恐慌
不知道該如何求助
因證據不足被提告
被視為不忠誠
隱私問題
受到報復失去工作
吹哨者 定義
某個人針對政府部門、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中違法或不當的行為,向內部監理、外界或相關政府主管單位採取告發的行動。
內部吹哨者International Whistle-blowing
將公司內部不當的行為反應給上屬、公司高層,已引起注意並解決問題
外部吹哨者External Whistle-blowing
向政府相關部門舉發、訴諸媒體,或是向法院提起訴訟
吹哨者倫理
吹哨者被認為是有倫理的:
3.員工的主管沒有作為,員工已盡力將意見向上反應
4.員工可以提供足夠證據顯示:公司的產品或決策會讓使用者、社會大眾暴露危險之中
2.員工可明確指出傷害,並該報導出他的道德考量
5.員工相信揭發後會帶來改變
1.公司產品或決策違法,會對社會大眾造成巨大傷害
吹哨者被認為是沒倫理的:
出發點不是公眾利益,而是揭密尋求金錢獎勵或吸引媒體注意
如何使人願意吹哨
廉政相關制度環境
完善申訴管道
安隆風暴
Q:如果你知道公司隱藏虧損的事實,你會選擇保持沉默?出面檢舉?或是離職?
A:會選擇離職。除非在能夠確保自己吹哨後利大於弊(如法律完善,有全身而退的前人例子);經濟情況穩定,就算在這個行業被封殺仍然有飯吃;或者是不吹哨自己會良心不安到睡不著。
立法院資訊處分析師揭發貪瀆案
Q:當面臨揭發貪瀆即失去工作兩難局面時,你會做出的抉擇為何?
Q:為防止機構弊案的發生,吹哨者是一項值得股利的政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