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8社會階層與教育 - Coggle Diagram
CH8社會階層與教育
改變社會流動的因素
婚姻
配偶的地位影響自己的地位上升或下降
婚姻斜率
:男性通常會與比自己社會地位較低的女性結婚
現代社會男女地位變遷,但觀念不變,使部分上層婦女難以有結婚的機會
社會變遷
向上:隨著工業化,從農民轉型成工廠場主
向下:因全球化、自由市場競爭,使得產業外移、工廠倒閉
職業改變
通常與經濟成就、教育成就相關
社會結構
社會的開放程度、民主程度,與社會流動相關
家庭結構
結婚與生育會影響上升流動
→影響個人職業成就
孩子的數量會影響平均能投入在孩子身上的資源
→可能影響其成就
國家與政府機制
公正的選拔人才機制
ex:公務人員選拔制度,使低階層者可藉由體制成為中上階層,加速代間流動
權力控制
職業、財富、教育、參與政治為社會權力的來源
取得/增加權力→擴大個人操縱環境的權力→提高社會地位
族群與性別
族群差異(種族、性別...)與流動機會相關
經濟成就
增加財富收入可以向上流動
個人因素(向下)
個人惡習
天災意外
教育成就
最關鍵的因素
教育所培養的專業技能可以影響經濟收入;
學歷的高低為
社會資本
教與程度與品質都重要
產生不平等
的原因
Marx馬克思:衝突論
資產階級或無產階級,取決於是否擁有生產工具
→社會不平等在
工業化後
更顯著
資產階級會剝削無產階級,並藉由社會制度來強化階層利益
無產階級最終會抗爭、推翻資產階級,建立共產國家
財富經濟的不平等
David、Moore:功能論
因為
不同的工作以及能力
,酬庸的不平等是必然現象
不平等是無法避免的,是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Lenski夫婦:進化論
生產剩餘隨著社會演進逐漸增加,且
生產剩餘會導致不平等的社會
(財產、權勢)
→社會越來越不平等
人類社會的演進:採集、狩獵→初級農業、畜牧→精緻農業→工業(p.8-19)
Weber韋伯:多元論
權力
(政治地位)
權力階層
反應了人們在政治領域中的不平等
,且存在於各個社會之中
與財富並存
→財富幫助人獲得權力,權力再幫助人獲得更多財富
個人或群體,
對他人及資源進行控制、支配的能力
是實現自己意志,無視他人意願而支配他人的權力
經濟
包含貨幣、物品、土地、勞務...等經濟財產所構成
經濟收入是
反應、劃分社會階級
的重要依據,不同階級有不同自我意識,衝突難以避免
不同的收入決定不同的生活與消費方式
→呈現明顯的社會層次
聲望
出生背景、知識教育、文化、生活方式...會影響人們的聲望,
而正義、社會貢獻、知識專業、良善...可以使人獲得聲望
個人被社會公認並賦予的良好評價
布迪厄:
文化資本
透過家庭和學校教育所獲得的文化資產,可以使個人在社會上獲得較高地位的優勢
教育及知識
是造成社會地位或階級的重要因素之一
Dahrandorf達倫道夫:
衝突論
將馬克思的階級觀念與韋伯的權力觀念結合,注重
權力的分配
社會階級是一群
在權力關係中共享利益的人
,除了資產階級外,企業家、商人、法官...等各領域的領導者,都能因為有權力而成為統治階級
修正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以應用至現代資本主義社會
Tilly蒂利:衝突論
剝削:
部分社會成員創造出來的價值,被其餘成員部分或完全佔有
ex:工人創造出的價值,被資本家所侵佔
機會阻隔
社會中某些成員,
透過設立法律制度排除他人,限制其機會以保障自己既有權利
,壟斷取得社會資源的管道
ex:南非早期種族隔離政策
封閉性團體:
社會的支配階層通常用規劃社會制度、利用既有資源的方式,維持不平等的現狀,形成封閉性團體
Wright萊特:控制經濟資源
三種控制經濟資源的方式:
對物質生產資料的控制
對勞動力的控制
對投資或貨幣資本的控制
中產階級的概念
剝削與被剝削的雙重身分
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團體
矛盾性的階級地位:
中產階級與藍領階級一樣出賣勞力給資產階級,但他們有權支配藍領階級→非資本家也非無產階級,但同時具有兩方特徵
結合馬克思與韋伯的觀點
Plato柏拉圖:菁英論
菁英:在某領域具有傑出能力的社會成員
現代社會建立在創新、競爭之上
主張
現代社會的不平等源自於天賦地位的差異
,但
歸屬於哪一階層,主要取決於努力、能力與才華
→有能力者可以打破階級,憑個人努力晉升到社會高層
能力不同→受到的教育與訓練不同→薪資理應不同
社會分工產生不平等為必然現象
社會平衡的基本條件是保持菁英循環路線的暢通,使統治/管理階層有一定數量的菁英
缺點:忽視社會的不平等,個人的流動只能改變個人社會地位,並不能改變社會結構不平等的事實
社會地位、經濟關係、政治影響力、
文化資本(布迪厄)
不同類型的
不平等
奴隸制度
古羅馬、中國、埃及
現代工業國家
開放階級社會
勞工階級、中產階級、資本家、統治階級...
社會流動機會大
地權制度
以是否繼承土地或被授予土地決定
中古歐洲、西周封建社會
共產制度
勞動階級、知識分子、領導
印度種姓階級
(喀斯特制度)
依宗教信仰區分為:
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武士)、吠舍(庶民)、首陀羅(賤民)
是先賦地位,且少有改變機會
儘管廢除仍根深蒂固於社會中
特徵:同階層婚姻
社會排除
始於1950~60,探討貧窮、剝奪、劣勢...衍生出來的問題
1070~90年代,歐美經濟情況惡化,出現結構性失業、嚴重貧富不均狀況
→從個人社會生活的問題,演變成探討結構性、社會制度性因素
指
沒有受到社會安全制度保障,又被貼「社會問題標籤」者
,
處於貧窮孤立的困境,但政府與社會福利政策無法照顧到的社群
排除類別
福利排除
:被排除於國家社會福利制度之外,或是就算福利資源介入也無法脫貧
政治排除
:放棄或失去參與組織與團體的權利,不再使用公民權
經濟排除
:貧窮化
社會網路的排除
:
陷於社會孤立
,欠缺親友及社區網路的支持與資源
就業排除
:失業、處於勞動市場邊陲地位
空間排除
:居住在某區域,與社會隔離,成為社會多數人不願看見的社群
階級排除
:不屬於任何階級,社會排除中最嚴重人群
法國Ren Lenoir:首先以「
被排除者
」稱呼窮人,
後延伸至社會邊緣人、偏差者、自殺者、精神病患...等「
社會適應不良者
」
產業重組是造成社會排除的主因
統治階層
維持權勢的方式
資訊控制
:愚民教育,不讓人民知道訊息
權勢階層彼此結合成統治階層
,分享利益與資源
思想控制
,以教育、文宣傳達意識形態,灌輸統治者神聖性與合法性思想
利用高科技掌握訊息
暴力、武力鎮壓反抗者
適度的彈性與開放,吸收社會菁英進入統治階層,
也避免其成為反對勢力
Sorokin:
社會階級流動
代間流動:
通常
以職業地位作為父子之間的比較標準
代間流動的速度可以
反應社會變遷的程度與速度
不同世代間的社會地位的流動
代內流動:
以職業為標準,最初到最後職業的比較
可以了解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情形,
流動率與發展速度相關
個人一生中的社會流動
水平流動:
個人社會地位未改變,僅
換工作或職業身分
對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基本上沒有影響
有利於個人工作與環境的改善,以及人才分布的合理化
職業流動:
個人職業生涯,最初到最終的工作改變
垂直流動:
個人地位的上升/下降
可以激勵人們進取的動機,也有機會成為統治階層
形成一個開放社會結構
前提條件:
只會出現在社會成員可以替代的社會結構中
具有
一定的社會位差
M型社會
1990年代後
資本家壟斷、操控社會經濟,且與政治結合
政府政策不公平
─
賦稅、土地、社福政策等,傾向於有利於財團
且富有者與財團會採取節稅措施、國外投資等方式避稅,
使得富人不用繳稅,而大部分國家稅收由中產階級承擔,違反公平正義
優勢階級不平等地擴大財富、社會、教育資本
,
並將資本傳給下一代形成競爭的優勢,複製階級;
而
城鄉差距、經濟與教育資源的差異使弱勢階級擁有的資源與機會少
經濟結構的轉變,使服務業與傳統產業的薪資上漲有限,科技業的薪資上漲幅度相對高,擴大差距
商業活動複雜化、精緻化、
不透明化
:只有少數人了解並操控經濟活動
教育與社會階層關係
隱性功能
社會分類
:
不同程度或系統的學校,是社會進行分類的指標之一
社會資本的基礎
:
提供彼此認識的場域與機會,培養不同的人際關係
師生、同學、學長姐...等關係,是社會成員未來工作、就業的重要社會資本基礎
不公能(反功能)
社會控制的手段:
統治階層將知識、信仰、價值觀傳遞給被統治者,方便支配與維持現狀
學校所教的內容無法滿足就業需求
→
學而不能致用
造成階級複製:
馬太效應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妨礙團體/個人之目標達成的效果
顯性功能
傳承文化與社會整合
:
將文化內容
編製成課程
,透過正式教育傳承文化與價值觀,
強化對自身社會與文化的認同
創造社會流動
:
提供社會流動的機會與途徑
社會化、培育人才
培育出具有共同價值、信念與工作能力的人才,促成社會的發展與整合
涂爾幹:
教育的目的是
激發並發展兒童生理的潛力和道德品質
,
以適應社會整體政治社會和個人將來所處特殊環境的需要
衝突論─配置理論
教育體制藉由授予學歷,
社會以學歷作為個人知識與文化的指標,而將個人分配於社會的位置
→學歷作為
分配
的功能,沒有考慮個人能力與條件,或是學歷作為要件的必要性
教育作為
篩濾器
,作為篩選的工具,影響人們日後發展方向
功能論─人力資本論
教育具有提高人力素質的功能,進而提高人力資本的效能
教育的功能
中介功能:
決定獲致地位的中介因素,
獨立於先賦地位,憑努力獲得流動機會
傳遞功能:
將社會、文化資本傳遞給子女
,協助其獲得更好的教育成就
Merton:馬太效應
相對效應
富人不停變富有,窮者一直變窮
絕對效應
富人與窮人皆變富,但幅度相差很大
出自於馬太福音,形容「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現象
文化資本中的馬太效應
繼承大量文化資本者,會進入菁英學校、享有豐富資源
→
將已有的優勢轉變為更大的優勢;
無文化資本者則面對更大競爭
補救措施
補助弱勢學生
規劃教育優先區:對於偏僻、資源貧乏地區,優先給予人力與經費
強化職業教育,培養一技之長
改革升學制度
對個人的影響
生活方式改變(ex:不同階層有不同的品味與興趣)
工作使個人與初級團體關係的變化
適應新地位與角色造成的緊張(垂直流動、代間流動顯著)
缺乏安全感
社會流動的功能
除了改變個人社會地位,也
改變社會資源分配
(政治權力、經濟...),
可以拓展社會資本與網絡,掌控更多資源
消除社會隔閡、接納不同族群,有利於
消除不平等與維持社會穩定
突破社會階級的限制,消滅階級意識,
緩和社會階級衝突
,且有
改變社會地位
的機會
研究方法
聲望方法
要求被調查者,
評估另一位或另一群社會成員
的社會階級地位
常用在較小的社區中
→人們彼此熟悉、較能做評估
常用在職業聲望的評估與安排等級
客觀方法
以
客觀的指標
作為衡量社會地位的標準
最常被採用:
教育、職業、所得、居住地、家庭費用支出
...
較少個人成見+綜合多個指標→降低偏差、可靠性高
主觀方法
(自我定位法)
絕大多數人將自己評估為
中層階級的原因
1.不清楚階級劃分標準,無法肯定自己屬於哪階級
2.不相信自己是上層階級,但不願承認自己是下階級
被調查者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社會階級做主觀評估
定義
社會成員按照某些標準(職業、教育、宗教、經濟...),被區分成不同等級或地位
存在於每一個社會,並對社會成員有重大影響
地位不一致性、地位結晶化
地位不一致性
階級、聲望、權力的地位面向,彼此不符合
ex:文化地位高但經濟地位低的貧窮教授
出現在大多數資本主義社會中
容易形成相對剝奪感,產生主觀性不平等
地位結晶化
(Lenski)
取得較高社會地位→政治、經濟上擁有較大權力且交替增強,
可將地位及資源傳給下一代,複製優勢,形成官二代、企二代...等
社會地位固定化,影響社會階層流動,形成不平等現象
分階層的依據
社經地位
包括職業地位、教育、收入...
影響社會地位、聲望、生活風格等
階級類別
包括生產工具所有權、購買與支配他人權力、工作專業自主性、工作情境...
Wright將社會區分為:資本階級、經理、小資本、小雇主、半自主受雇者、工人
Tuner:形成流動的種類
競賽流動
社會制度盡可能保障每人的
立足點公平
,個人只要憑努力,
藉由公平、正式的競賽,就有機會贏得社會地位
ex:科舉制度
薦舉流動
欲向上流動者,必須先獲得菁英階級的推薦,根據候選人的條件決定是否接納成為社會菁英
容易阻斷一般人進入流動的管道
ex:九品官人法
Erikson Foldthorpe、Featherman、Hauser:
共同社會流動性
定義
一個社會的社會流動與其內部分工結構,有密切關係,
而社會分工結構又受到社會、人口、經濟、技術...因素影響
內在流動模式
:儘管在不同社會的流動方式不同,但都具有三種力量
內在流動模式
階級繼承
繼承原階級的機率會大於流動至其他階級的機率
ex:政治人物可用其擁有的資源,培養子女參政,形成政治世家
跨級流動障礙
流動於同階級的機率會高於跨越階級的機率
ex:農家子弟轉而成為工廠員工的機率,會大於成為經理階級
產業區隔
從農業階級流動到非農業階級的阻力
農業知識與技能不容易被工業或高科技產業需要→具有轉業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