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展

電腦元件的發展

軟體的發展

1972:里奇 C程式語言

19789:伯納斯-李 全球資訊網

1969:里奇和湯姆森 UNIX作業系統

1995:高斯林 Java程式語言

第三代:積體電路

第四代:超大型積體電路

第二代:電晶體

第一代:真空管

1952:葛麗絲霍普 編譯器

1998:佩奇和布林 GOOGLE搜索器
2001:威爾斯 維基百科

電腦的種類

工作站:運用於擔任架設網站的網路伺服器或影像處理及電腦輔助教學

個人電腦:桌上微電腦及筆記型電腦及平板和手機

大型電腦:運用於需處理大量資料,主要擔任中央電腦,計算控制及連接周邊設備

嵌入式電腦:專門為某些特蘇木地設計,應用於資訊家電和電冰箱等等

超級電腦:運用於需大量計算高科基研發或軍事應用

重要人物及貢獻

葛麗絲霍普:第一套編譯器

馮紐曼:被譽為現代電腦之父

伯納斯-李:全球資訊網發明人

杜林:被視為計算機科學之父

柯德:發明了關連式模型此為關連式資料庫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