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APTER 2 諮商師的個人與專業角色 (諮商師的耗竭與損傷 (自我照顧的方式 ( 與家人朋友一起, 諮詢同事、同伴支持, …
CHAPTER 2 諮商師的個人與專業角色
諮商師的耗竭與損傷
工作耗竭:無助無望感所產生的情緒、生理、智性、靈性
自我照顧的方式
與家人朋友一起
諮詢同事、同伴支持
避免將工作成為生活中心
工作 vs 休閒
從事愛好興趣
照顧自己 vs 照顧他人
為自己安排時間
忽視自我照顧,會破壞信心
損傷:出現慢性疾病或嚴重的心理耗盡
諮商師接受個人治療
體驗性學習達到自我了解
與同儕分享個人價值觀、生命經驗及個人關注的部分
訓練期間的個人治療
觀摩他人新策略,使自己更專業,同理心會提高
誠實面對自己的動機,探索自身價值觀
為保持活力,創造可以支撐個案的空間
自我照顧與照顧他人(督導讓其個案不會受傷害)
持續處理個人議題與其對個案的潛在影響
實務工作者的持續心理治療
研究顯示,88%有個人治療的經驗都是正向影響的
諮商師人格和需求的影響及自我覺察
個人問題與衝突
覺察自己的未經事宜
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放下防衛傾向
成為諮商師的動機
目標為個案,非自己的需求
賦能個案
移情和反移情
反移情:倫理的意涵
拒絕個案
試圖遠離個案
不斷想得到增強和讚許的需求
希望立即看到正向結果
在個案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過於認同個案的苦,失去客觀性,過於同理
過於親切地對待個案
害怕憤怒被發現
與個案發生情感或性關係
諮商師利用個案處在的脆弱地位
與個案建立諮商以外的社交關係
混淆私人和專業的關係
過度保護個案
反映內心的恐懼
提供建議
失去耐心,過度自我揭露
移情:治療中“非真實”的關係
個案把過去的關係投射到治療師身上
個案的情緒不一定是移情,可能是此時此地的反應
個案的依賴
諮商師鼓勵個案依賴,涉及專業倫理問題
拖延結案
經由自我照顧維持活力
為倫理實踐的基本原則
若能更好的照顧自己,就能更好的照顧個案
諮商專業的壓力
過度負責所引起的壓力
假定要為個案的進步全權負責
壓力源
同理疲乏:故事與治療師太相近時
愈同理個案,愈將個案的創傷內化
同理平衡:既存在又分離,平衡照顧他人與照顧自己
助人的危險性
善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個案反應來了解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