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證釋 (證的別義 (證的內涵你明白了,你能夠辨清這個證, 那麼,內在的變化你就知道了。 (皇甫謐的《甲乙經》序裏記載了張仲景的一個案例…
證釋
證的別義
證的內涵你明白了,你能夠辨清這個證, 那麼,內在的變化你就知道了。
皇甫謐的《甲乙經》序裏記載了張仲景的一個案例
當年張仲景為侍中大夫王仲宣診病,診後即言:君有疾,不治四十將落眉,後半年當死。
十多年過去,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果真雙眉脫落,這個時候才知道悔之晚矣
張仲景憑什麼知道疾病在將來相當長時期內的轉歸變 化?是憑神通嗎?不是的!他憑的就是這個證
對證的把握,在中醫至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就是神、聖、工、巧這四個層次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
《傷寒論》 就講一個脈一個證,而更多的是講證
從脈證的比例來看,證的比例要大得多。很多條 文根本不講脈
若從證的根本涵義上 講,脈其實就是認識證,獲取證的一個手段
證就是這個相關性的提取
借用佛教的理論,病是講教法,證是講證法
《傷寒論》講辨病脈證,病主要通過 脈證來反映、來把握。
疾病不管它淺也好,深也 好,都是通過證的形式來反映。
證的依據
喉嚨痛
見喉嚨痛就認為有火,就喜歡喝涼茶,結果越喝越痛
雙脈很沉很沉,再一看舌,淡淡的,這哪有火呢?
開了麻黃附子細辛湯, 藥下去不到兩個小時,喉嚨疼痛就大大減輕,兩劑藥後,病告痊癒
婦女,四十多歲,小腹疼痛一段時間後,檢查的結果是盆腔腫瘤,
師父看後說,這不是腫瘤,這是蟲,把蟲打下來病就 好了
給病人開了藥,幾天以後,大便中果然拉出很多細細條條的東西來
中醫這個取證依據就是《內經》 所說的"有諸內必形于諸外
從很微細的表像去發現很深刻、很顯著、甚至是很久遠的變化。
像扁鵲望齊侯之色,張仲景診侍中大夫之疾,這些就 是見微知著的過程,這些就是取證、辨證的過程。
證與病的區別
病講的是總,是從總的來說; 證是言其別,講的是個性與區別。
證是機體對疾病存在與變化以及病因的反映形式
同一個病,個體不同,反映就有差別。這個就叫同病異證
中醫也講求共性,所以,一定要辨病,不辨不行
分說證義
有病不一定有證
證為機體對病的反映
見微知著,我們可以從形氣上去看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這個過程,由氣到形
一旦等到它成形了,成為腫塊,成為器質性的病,這個就是已病,已經成形的病
要治未病,首先是要知未病,在未病的階段你要能夠發現它
要能於"無證"中認證,這個才算是上工
證之特性
證的部位與疾病的部位有一個相關性
辨出疾病之所在,那當然是重要的
受同一個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在證的表現上卻截然不同
證其實就是疾病的表現
古人講:勞倦傷脾。所以,這個病就在脾家上,就在太陰上。
研究《傷寒 論》會發現病與證的這個關係,方與證的這個關係
得到這些證後,對這些證的思考、分析、判斷,就是要得出一個陰陽來
有證必有病
在西醫裏面會有例外的情況,比如神經官能症,它會有很多的證,但它們卻無病可言
在中醫裏,不會出現這個情況
證之輕重證是許多複雜因素綜合作用的 顯現
有些病人證很重,但,病卻很小
證的有無輕重取決於機體對 疾病的反映程度
證的自定義
具體言之,證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疾病的存在和變化
凡是能夠反映導致疾病存在與變化的這些因素 的這個東西,都可以叫作證。
中醫沒有其他的幫助,只有靠我們自己望聞問切來取證
造字
繁體的證應該寫成證,形符為言,聲符為登;簡體的證形符還是言,聲符卻是正
言
有什麼 話說什麼話,這個叫言
就某一問題進 行討論,這些討論的東西就叫語
心聲就是心靈的聲音,心靈的呼喚
心之所想口直言之,這個叫直言,口是心非那不叫直言,這叫誑語
言的作用是使我們知道原 來沒法知道的東西,是使我們知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那些東西
登(正)
登的動作就是往高處走,《說文》的原意是 登車這個動作
使我們能看見更深廣、更久遠的地方。這個就是登。
正,《說文》釋曰:"是也,從止一以止
正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真理,通達真理;正可以幫助我們明白是非曲直
正還有另外一個相關的含義,即"室之向明處曰正"
證的共義
根本沒 辦法知道的那些東西,通過言就可以全部知道
通過登這樣一個行為,我們的眼界大大地開闊,那些很深邃 很廣遠的東西我們都可以盡收眼底
通過正的過程,可以使那些神秘的,捉摸不定的 東西確定下來
很雜,很不容易把握、很難知曉的這些東西,通過證你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證了以後,你就清楚,你就明白,這個叫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