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度

意義🔥

內部一致性信度

複本信度

評分者信度

特性

原理

再測信度
穩定係數

測量一致性-穩定可靠可預測性

測量誤差-估算測量誤差程度
誤差成分比率越低—信度越高

較自然科學為低

非全有全無

使用統計方法處理分析

實得分數的變異量=真正分數變異量+測量誤差變異量

測量誤差

實得分數=真正分數+誤差分數
多次測驗後實得分數的平均數等於真正分數

非系統誤差-非固定、隨機、隨情境不同而生之誤差現象

系統誤差-固定、一致高低估測驗分數之誤差現象

定義

實施方式

複本測驗-兩份內容、題型、難易度、編制方式
指導說明、實施步驟、時間限制、評分標準類似

針對同一受試者進行正本與複本施測,
以皮爾森相關係數法計算其相關係數所得數值

同時複本-同一時間連續-等值係數

間隔複本-不同時間-穩定與等值係數

與時間關係

誤差來源

定義

又稱重測信度,針對同一受試者,
於不同時間施測同一測驗
其兩次測驗結果之一致性。
透過皮爾森相關係數法估算其相關程度

人類特質(智力、性向、人格
基本呈現穩定狀態

無外在因素干擾~測驗時間間隔越短
再測信度越高

受試者本身因素-情緒、動機、健康狀態

外在情境影響-計時錯誤、意外干擾

間隔時間長短-記憶、練習、訓練

定義

需要之測驗類型-投射測驗、口試
申論題、創造力思考測驗

不同評分者於測驗過程中觀察、紀錄、
評分、計分各方面之一致性

誤差來源

評分者主觀計分標準差異

減低-提高評分標準和步驟的客觀性

庫李信度

克朗巴赫阿爾發係數

折半信度-以隨機方式將測驗試題分成兩半
將各半結果之測驗分數以皮爾森相關法求係數

影響因素

測量標準誤-🔥標準情境下,對受試者施測同一或複本測驗,所得分數之平均數為受試者的真正分數。
實際上數次測驗分數與真正分數仍有差額(測量誤差-呈現常態分配—測驗上誤差分數之標準差

測驗的長度(試題多寡)-長~高
(因更能適當取樣+猜測因素影響下降

受試者變異性-異質性高-測驗分數分布範圍大
~~~~~~相關係數越大

測驗題目難易度-太難或簡單-信度降低

測驗客觀性-評分方式越主觀,信度越低

信度的估計方法-信度大小與估計方法具高度關聯
~~~~~~因不同估計方法有不同誤差來源

真正分數估計~信賴區間原理
68%-1 ; 95%-1.96 ; 9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