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南北朝之舞蹈 東晉末年,五胡亂華,鮮卑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北齊和北周;南方由劉裕滅晉,先後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佛教樂舞…
南北朝之舞蹈
東晉末年,五胡亂華,鮮卑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北齊和北周;南方由劉裕滅晉,先後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佛教樂舞
佛教源於尼泊爾和印度
「輪迴」、「極樂世界」之說,對於苦難中的各界人士,無疑是安慰和嚮往,於是佛教大盛。
菩薩蠻舞、婆羅門舞、孔雀舞以及崇佛的風俗舞蹈,均在其影響下而產生。
道教從建立之初,即與樂舞關係密切。
樂舞成為道教禮儀的組成部分,是娛神、道人自身修鍊以及宣傳引導信徒的重要手段。
道教求長生不老的美妙仙境。
道教樂舞是巫舞、西域舞、宮廷舞以及各地民俗歌舞的大混合。
「齋醮」是道教儀式中常見的一種。
「步星踏斗」是道教重要儀式之ㄧ。叩拜的對象是北斗七星及其旁邊的輔弼二星。
道教認為此舉可除病去邪祈福延壽,進而得道成仙。
儀式中跪拜之後即起舞,繞北斗七星踏步而行,謂「乘斗」,又依次按方位踏七星,稱「步斗」。
道教樂舞至今在全國著名的道觀中仍盛行不衰,成為中國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吳聲歌
吳聲歌主要產生於東晉到劉宋之時,盛行在以建業(南京)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地區。
吳歌為清商曲結構,有和聲、送聲。
和聲在前,增強樂曲的音調和氣氛。
送聲在後,多為虛字襯腔,無實際意義,爲歌舞的高潮及結束時的尾聲。
表現形式以歌曲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舞曲。
音高而淒婉,主要用弦樂伴奏,內容多表現男女之間的情意。
西曲歌
西曲歌亦稱「荊楚四聲」,產生於宋、齊、梁三代,時間稍晚於吳聲,盛行於以江陵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的廣大地區,為商業繁華人口密集的都市,歌舞十分興盛。
西曲歌的內容,著重反應商賈、漁民和市民的生活,部分作品是宮廷生活的寫照。
石城樂─表現街陌青少年歡歌狂舞的情景。
烏夜啼─描繪企盼心情的舞蹈。
莫愁樂─由石城樂演變而來,古之石城是南京水運便利,商賈雲集之所,莫愁,是一名善歌舞的樂伎。
三洲歌─反應江漢地區商人生活的歌舞。
採桑度─表現養蠶女的艱辛和歡樂。
江陵樂─表現天真浪漫的女郎,於草地上踏歌歡舞的情景。
士族文化與民俗歌舞的結合,形成六朝舞蹈特有的韻味。
南朝
南朝是文學藝術批評盛行的時代,舞蹈因氣的運動,
刺激人的精神,機動人的體性,而表現出人的律動。
舞蹈是舞者感情的迸發和昇華,主「情」的藝術觀,和重「氣韻」的理論,
使抒情的表演得到推崇,對後世的舞蹈美學產生深遠影響。
南朝舞蹈不同於漢舞的凝重奇詭,
而是情技交融,婀娜陰柔,撫觸人心,
給人以美的享受,重藝術輕功利的表演。
純藝術的審美價值,為唐舞的多彩鋪墊了道路。
北朝
北朝人游牧起家,崇尚陽剛之美,舞蹈風格與江南迥異,以豪邁、矯健為特色。
民俗樂舞,主要是鮮卑族和北方其他傳統的土風舞。
中國的北方,從五胡十六國,到後魏、北齊、北周,生活不安寧,始終被戰爭的陰影籠罩。民俗歌舞大量的表現出戰爭的殘酷、大膽坦率的愛情、尚武好勇的胸懷等情操,其矯健豪放的舞蹈還表現在百戲的特技節目中。
情節歌舞的興起
南北朝的舞蹈,由於外域奇伎的傳入和不同形式表演的混合,節目內容不斷創新,其中,合歌舞以演故事對後世的表演有深刻影響,此類表演,仍屬於百戲的範疇,情節簡單,以舞為主,尚未形成戲劇。相較於漢代《東海黃公》,戲劇因素較多
。情節歌舞代表例-北齊的《大面》,亦稱《代面》或《蘭陵王入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