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完形治療法Gestalt therapy (治療技術 (一、面質, 二、幻想法, 三、對話遊戲, 四、巡迴遊戲, 五、扮演投射的自我, 六、相反遊戲…
完形治療法Gestalt therapy
治療技術
一、面質
二、幻想法
三、對話遊戲
四、巡迴遊戲
五、扮演投射的自我
六、相反遊戲
七、預演遊戲
八、我負責
九、我有一個秘密
十、倒轉
十一、誇張
十二、夢的工作
治療目標(健康的人)
個人內在經驗的接觸
健全的人格的主要特質是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
一、優勢者(top dog)
二、劣勢者(under dog)
強調自我責任>幫助自我覺察>完成自我實現
一、覺察:自己的生命狀態、環境、他人
三、負責: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二、重新選擇:經過思考決定生命方向
核心概念
一、人性觀
存在主義、現象學
強調人的統整性、反對宿命論
人是主動的行為者
人透過覺察與選擇來替自己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Beisser的矛盾改變理論:改變往往發生在個體想要成為他自己的時候,而不是他想要成為另一個人的時候(如何成為你自己)
二、現在觀
此時此刻(here and now)
一、強調此時此刻,充分學習、體驗、感受現在,留戀過去就是逃避體驗現在
二、問「是什麼what」、「如何how」,不問why,因為探究原因只會讓當事人編造合理化的理由,自我欺騙
三、不僅談論經驗,要實際接觸,體驗現實。例:當事人談及痛苦,迷惘的感覺時,諮商師要用方法使他現在就去體驗。
四、過去是不重要的,但如果是會影響過去的現在,那就是重要的。運用空椅法「把過去待到現在」。
三、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siness)
過去未能處理的情緒,現在處理
沒有充分經驗,或是未能完整表達的感受(在當時未被知覺充分體驗)
從可觀察的物理、生理現象,去覺察出為表達出的感受
完形相信人是自我實現,積極向上的
人際關係的聯合
四、逃避
逃避未竟事務所帶來的不愉快經驗
無法向人表達感受,災難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利用那些想像,逃避生活中必要的冒險
五、能量與能量的障礙
能量抗拒是抗拒接觸的另一種形式,可能表現在身體部位。例:緊握拳頭(諮商師要求當事人誇大之,使他感受到能量的耗散,去探究緊張的狀態)
精神官能症的各層面
一、虛偽
玩弄心機,迷失各種角色扮演
二、恐懼
看到連真正自己都無法面對的一面,怕別人知道真正的自己,會遭到拒絕
三、僵局
在達到成熟前的一個停滯點,在此必須有環境支持,去超越此時的死寂感
五、爆發層
去除虛偽,欺騙,釋放出假扮角色的一切能量
四、內發層
坦誠面對死寂和虛假,揭開自己防衛的面紗,不逃避
完形的內在機制(人不健康的原因)
一、困境、膠著點:個體認為無法支援自己,需要尋求外援的狀態
三、接觸:完形認為接觸是促成改變的必要條件(敏銳地覺察、充滿活力、自我表達能力)
二、逃避:(似精神分析的抗拒)逃避未竟事宜
四、五個抗拒接觸的方式
二、投射(projection)
三、回射(retroflection)
一,內化(introjection)
四、解離(deflection)
五、混淆(confluence)
治療歷程四階段
一、建立關係
二、使當事人呈現問題
三、諮商師確認問題
四、運用技術處理問題
治療師
一,當作個案的反光鏡
二、注意的焦點在個案的感受(強調情緒經驗)
三、非語言線索
四、語言風格
(一)以「我」句子為主詞,已表示負責
(二)消融力量的語言:以「我願意」、「我選擇」取代我可能、或許、我應該、我猜
背景
創始人:Perls
人是完整的有機體
人的基本目標是覺察此時此刻
由主動選擇來為自己負責
一、摩瑞諾(Moreno):心理劇創始人、空椅法
二、C.Rogers的回饋(feedback)概念,注意個案身體語言在治療上的意義
個案
(一)在治療中會體驗到的歷程
發現:新觀點
同化
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