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唐代之舞蹈 (十部樂 (龜茲伎 (西域音樂,因節奏鮮明歡快,舞姿優美,有常作「蹺腳彈指,撼頭弄目」等詼諧的動作,而深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
唐代之舞蹈
十部樂
龜茲伎
西域音樂,因節奏鮮明歡快,舞姿優美,有常作「蹺腳彈指,撼頭弄目」等詼諧的動作,而深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
於宮廷、民間寺廟中廣為流行,今日新疆民族舞蹈仍保留此舞的特色。
龜茲的樂舞歌三者緊密配合,有歌曲、解曲和舞曲,結構嚴謹,富於藝術感染力。
從坐部伎中九部舞蹈的四部,立部伎八部舞蹈的六部都用龜茲樂,可看出唐代西涼樂盛行之風。
高麗伎
朝鮮、韓國的樂舞
據《新唐書》記載,有作《胡旋舞》者,立毬上,旋轉如風。
天竺伎
舞蹈表演具有濃郁的佛教色彩和印度風格。
源於古印度寺院的樂舞,雜有扶南樂。
安國伎
安國樂因通西域而得其伎,後漸豐富其音樂。
中亞古安國的樂舞,於今烏茲別克之布哈拉一帶,北魏時傳入。
西涼伎
中原百戲、漢族女樂、西方獅舞、北方胡姬之舞,可謂中西南北歌舞融匯。
西涼地區各種樂舞的泛稱,盛行於張掖、酒泉、敦煌、 武威等地,較隋代內容更豐富。
疏勒伎
新疆喀什葛爾即疏勒地區樂舞。
西域古國的樂舞
清樂伎
安史之亂後,宮中樂工流失,審美觀念改變,清樂的琴弦之因被龜茲的琵琶新聲取代,清商樂衰落,轉為法曲所吸收。
亦即清商樂,漢代正統音樂,穿碧輕紗衣,大袖,畫雲鳳之狀,是九代遺聲,舞容嫻婉,曲有姿態有古士君子之遺風。
康國伎
《舊唐書·音樂志》載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娶突厥女子為後“於是龜茲、安國、康國之樂大聚長安”。
中亞薩馬爾罕一帶的樂舞,在今中亞烏茲別克一帶。
讌樂伎
讌樂:景雲樂、破陣樂(歌頌太宗武功)、慶善樂(頌揚太宗文德)、 承天樂(寓意承天命而繼大統)。
唐人新創作的舞蹈。以歌頌天子,象徵王室瑞祥為內容,形式精美,裝飾豪華,是唐代 讌樂之魂,被列為「諸樂之首」。
高昌伎
舞伎有西域特色,具有中原服飾和清歌漫舞的風格
唐貞觀16年新設的樂部。高昌是西域古國,位於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深受中西方文化影響。
唐大曲
中序
破
散序
歌舞戲
撥頭
又名《鉢頭》,原是西域地區傳入的歌舞,或北齊時由拔豆國、龜茲等國而入中國。
舞者披頭散髮,邊哭歌邊舞蹈,表現上山尋虎並有搏鬥的情景,其狀既艱辛、悲痛,又勇敢。
踏謠娘
又稱《踏謠娘》、蘇中郎,是唐代較為完整的歌舞戲。
表演者扮演酗酒蠻橫的丈夫和善良能歌舞的妻子,加上和歌的群眾演員,舞者「徐步而行」、「搖頓其身」,如哭如訴,且步且歌,並有模擬醉酒和毆打等姿態動作,令觀者產生共鳴,深切同情弱者。
代面
又作《大面》,原稱《蘭陵王入陣曲》
頌揚蘭陵王高長恭的樂舞,蘭陵王「貌柔心狀,音容兼美」,德高望重,極受時人敬愛。
宴饗樂舞
坐部伎
於堂下站著演奏,舞蹈行之於庭院或廣場,氣勢雄偉,演員較多,少者64人,多者180人。
慶善樂
大定樂
破陣樂
上元樂
太平樂
勝壽樂
安樂
光聖樂八部
立部伎
在室內堂上演出,節目典雅精巧,演員僅3人,多者不超過12人。
龍池樂
小破陣樂六部
鳥歌萬歲樂
天授樂
長壽樂
燕樂
唐玄宗
軟舞
柔婉抒情,舒緩文雅
綠腰
春鶯囀
屈柘枝
蘇合香
團亂旋
健舞
動作矯健,豪放灑脫,韻律明快
胡騰舞
柘枝舞
胡旋舞
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