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春秋戰國之舞蹈 (諸子百家論說樂舞 (孟子「與民同樂」 (後世尊為「亞聖」秉承儒家傳統觀念,主張「人性善」、「行人政」、…
春秋戰國之舞蹈
諸子百家論說樂舞
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特別多,被稱為「百家爭鳴」的時代,在藝術方面也同樣有輝煌的成績
孔子「正名分‧興禮樂」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世尊為至聖孔子極力提倡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
孔子能歌善舞,教授學生始終離不開歌舞,具備淵博的舞蹈、編導和樂理知識,能對各種舞蹈作出具體評價
孟子「與民同樂」
後世尊為「亞聖」秉承儒家傳統觀念,主張「人性善」、「行人政」、 將孔子的「樂與政通」,延伸至「與民同樂」
孟子認為最好的樂舞是民眾所喜愛的樂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孟子還把樂舞的功能,引導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荀子「以道制慾」
荀子,名況,與孟子齊名,也是儒家大師,但與孟子的觀念不相同,主張「人性本惡」,要以禮樂之道,去制約人的邪惡之慾
公孫尼子之《樂記》
詩歌舞的表現,都出於內心,只有感情深厚,氣勢充盛,才能感動天地,只有心中充滿善念,才能迸發出德之光華,所以,樂舞作品必須反應真實的內容。
墨子《非樂》
墨子論樂舞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非樂
墨子:戰國時期,與儒家針鋒相對者為墨家,主張「天志」
老子「怡淡為上」「大音希聲」
老子對樂舞基本上持否定態度,認為禮者是忠信之薄,諸亂之首
莊子「通道反真」
樂舞觀從道的基點出發,反對禮樂和世俗之樂
主張順其自然而提倡「天樂」,這種天樂,通過演奏,給觀賞者以懼崇、怠遁的感受,最後達到反道的目的
左倡右優女樂興盛
因伎人主要來自生活貧困的地區,致歌舞表演成為一種謀生和獲利的手段
代表性女樂
西施-響屐舞
浣溪紗
旋娟與提嫫
藉歌舞達到政治的目的
郭晉爭戰-獻女樂以亂其政
齊魯爭戰-獻歌舞女樂迷魯君
吳越爭戰-獻美人計西施
楚莊王-以女樂歌舞作謀略
倡優女樂是古代歌舞伎人的稱謂,「倡,樂人也;優,諸戲者也」
各地方歌舞特色
春秋戰國,五霸七雄各據一方,各國皆有傳統舞蹈,並自行創造新舞,舞蹈風格各具濃郁的地方特色
「風」反映各地舞蹈表演的情景
「雅」「頌」以宗廟和創作改編的雅樂舞為主。
戰國時期各國舞蹈特色
魯國:嚴格遵循周之禮樂制度
齊國:姜太公擅舞,新製作的樂舞既依循周之禮樂制度,又具有華麗活潑有鄉土氣息
鄭國:與魏國統稱「鄭魏之音」,存商遺風,盛行男女情愛的抒情舞蹈,雖被視為淫麋,卻廣受人民喜愛
宋國:仍保存殷商遺音如《桑林》等樂舞,娛樂歌舞情意纏綿
陳國:民俗喜交往,好歌舞,多為男女思慕愛戀之舞。不管大街小巷、寒冬酷夏,總有成群結隊男女其具盡情歌舞歡樂之情景
燕國:歌舞風格豪放,善擊筑,荊軻刺秦王的「易水歌」即為燕人慷慨激昂之男性歌舞
吳國:吳越相爭,吳國稱霸,吳王夫差驕橫奢淫,迷戀西施,建「館娃宮」、「響屐廊」供其享樂談情,樂舞極盡奢華。
越國:越人俗鬼,祀天神上帝百鬼,從君王到黎民都有斷髮紋身的習俗。每逢聚會歌舞,表演者以展露圖形為美,其審美觀念為原始圖騰崇拜之遺存
楚國:楚靈王好楚腰,經常在祭祀群神的祭壇前,手裡拿著羽帗,翩翩起舞,甚至連敵人進攻都置之不理,鼓舞自若,把希望完全寄託在神鬼之上。屈原的《九歌》即是楚地巫舞的代表作
《九歌》
東皇太乙、雲中軍、湘夫人、湘君、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有群舞、獨舞。大場、小場等多種表演形式,並有人物形象和簡單的情節,是一部藝術水準很高的大型歌舞作品
舞蹈場面,時而熱烈,時而輕歌曼舞,舞稻或纏綿悱惻,憂心忡忡,或慷慨悲壯,動人心魄,樂聲、歌聲、舞姿交織,充滿浪漫神奇的色彩
僭禮用樂古樂衰弱
私學興起,是造成禮樂制度破壞的另一因素
戰國後期,除宮廷儀典、宗廟祭祀仍演奏古樂,其他場合已為新樂所取代,娛樂充斥后宮和各地
文人雅士推崇
儒家大師孟子亦不反對俗樂,反而讚賞民眾喜愛的樂舞就是好樂舞
孔子主張「所教無類」,學生不分等級
禮樂制度破壞的因素-僭禮用樂、私學興起
諸侯和貴族,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和滿足個人欣賞享受的慾望,置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於不顧,僭禮用樂的現象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