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魏、蜀、吳三國之舞蹈 (大力蒐集漢樂 (曹魏之雅樂舞 (《精微篇》歌頌君王之仁德禮讓,萬國崇敬,百姓推崇, 《聖皇篇》寫曹丕稱帝分封王侯,諸王臨行前…
魏、蜀、吳三國之舞蹈
大力蒐集漢樂
黃巾之亂重擊漢室,樂舞散失。曹氏父子在紛爭的年代,對於蒐集和保存漢樂,有一定的功績
魏武帝重視和振興漢樂,重用杜夔,並組織一個精通樂舞的歌舞班子,整理和發掘前代樂舞
魏文帝則任命王桀蒐集樂舞,並倣之創製雅樂新篇。還請擅漢代樂舞的老藝人回憶和傳授雅樂
曹魏之雅樂舞
《精微篇》歌頌君王之仁德禮讓,萬國崇敬,百姓推崇
《聖皇篇》寫曹丕稱帝分封王侯,諸王臨行前感恩和離別的情景
《大魏篇》表現宮廷宴樂的盛況
《孟冬篇》描繪威武壯觀的校獵情景,歌舞中一派昇平景象,表現出魏國宮廷生活寫照,從中也可瞭解鞞舞的特色,歌舞相間,以歌敘事
《靈芝篇》介紹賢者
曹丕將漢代《巴渝舞》改名為《昭武舞》
此舞具有張弩舞劍之勢,保留漢代戰舞的勇舞特色,有繼承漢代大統之意,亦有宣揚曹魏武功德政之目的。
內容分《矛渝新福歌》、《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詞新福歌曲》
曹魏百戲
曹操詔阮瑀入長安,以歌舞頌魏德,升為座上賓。華陀拒絕應招至魏都,入獄並慘遭殺害。
大批身懷絕技藝術的人士集中於洛陽,互相切磋,競演比美,給漢末已趨衰微的百戲,帶來繁榮復興的生機
在王室倡導下,魏國的歌舞百戲,增加一些新的節目
清商樂與銅雀伎
清商樂原是中原地區民間歌舞,進入宮廷後經文人改造而名清商,是種獨特的樂舞。有著強烈的感染力,清遠悠揚,帶有悲憫哀怨的色彩
曹操父子三人均喜愛清商樂,曾親自寫了許多著名的清商舞歌
為擴大歌舞隊伍和提高演員的技藝,曹魏重視清商樂舞的教習,多方網羅人才。歌舞伎人來鶯兒以歌舞代情人伏法,深得曹操寵愛
銅雀台
曹操於鄴城建銅雀台,置房屋120間,樓巔安鑄作展翅欲飛狀的大銅雀
銅雀台與金虎台、冰井台有道路,樓閣相連,合稱「三台」
銅雀台內陳設豪華,廣置姬妾舞伎,曹操常於銅雀台中,觀賞清商歌舞
曹氏父子清商舞歌的貢獻
曹操「對酒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曹丕「燕歌行」:描繪愛情和遊子思婦之情,細膩纏綿。(見p261)
曹植「洛神賦」
東吳歌舞
百戲是東吳歌舞中,主要的品種之ㄧ
吳國的百戲節目,常有侏儒穿插其間。表演多為滑稽逗樂之歌詞及動作
吳國盛行馴象之戲,用於娛樂的大象,來自南越、交趾等地。孫權常於宮中欣賞舞象,並以此為禮餽贈鄰國
孫皓喜女子裸體相撲舞、獵人頭舞
三代以來,宮廷中的舞蹈,通常為歌者不舞,舞者不歌,此舞邊歌邊舞的形式出現新的風彩
蜀國之舞蹈
蜀主劉備,胸有成竹,以皇叔身份,一心恢復大漢王朝也善於用歌舞愉悅的形式,化解屬下的糾紛
劉備使優伶演出的「許胡克伐」有簡單的情節,包括化妝模仿的動作,舞蹈、說白等表演
蜀國丞相諸葛亮,是古今足智多謀的人物,為鞏固後方,創造「七擒七縱孟獲」,以心戰為上著名
以舞抒情以舞相屬
魏晉好即興歌舞,講究「順性」、「適性」、「重情」、「稱情」
中古之時,有一種習俗,稱「以舞相屬」,在宴席上由主人或客人先起而自舞,舞到席上某一人跟前,以眼、手示意,以舞相屬,被屬者當即起舞,再以同樣方法,用舞屬另一人,依次輪換,盡興盡禮,是今日交誼舞的濫觴
曹操、劉備、孫權三國鼎立
英雄主義奠基的時代
但百戲的內容和節目形式更加的豐富,民俗歌舞大量湧入宮廷。
清商樂正式登上舞台,漸漸成為流傳的精美舞種之一,延續了數百年之久
東漢末年,政局動亂,眾臣擅權,各地封建割據,群雄佔地為王,形成曹(魏)、劉(蜀)、孫(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史稱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