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1 人事機構 英國 (主要人事行政機關 (講1 p1) (1998—今 (內閣事務部—文官能力團隊司—文官指導局, 常次管理團隊), 1968…
Ch1 人事機構 英國
主要人事行政機關
(講1 p1)
2010 憲法改革&治理法案
文委會(即’95年之文委室)改:非政府部門公共機構
可受理申訴,有共同執掌職務
首相推薦—英王任命—超然
委員集體職責:
護功績制
考試權
監督考試法
高官等任審
受理申訴
原:財政部(首相兼財政部長)
1995— 財政部不再管人事
公共服務局
甄補&評量中心
文官大臣(首相兼任)
文委會改成10人文官委員室
英王直任命
訴願案聽證
制定考試原則(維護功績制)
1998—今
內閣事務部—文官能力團隊司—文官指導局
常次管理團隊
1968 文官部 (傅爾頓報告)
後歷經多次更迭(管理&人事部、文臣辦、公科局)
財政部事務、文委會併入
1855 成立文官委員會 (諾斯科—特理威廉報告)
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
重要行政改革
1991 梅傑政府—公民憲章
(亦屬續階範圍)
提出:品質競爭白皮書
提升「公共服務品質」
強化「顧客取向」服務績效
改進便民服務措施
1855 諾斯科—特理威廉報告
2012 文官改革
(卡麥隆,鉅額財政赤字,時代速變)
政策執行與課責
強化課責
更嚴謹績效管理
決策能力
下議院批評
傳統文官特質:
分權、非官僚、地方紳治制
常次任期過短
簽約長聘
部長卸任常次在任之窘境
改革案希望由部長任命
首相否決權,阻礙
政治化?
缺乏對部長支持
應改變文官體系及行為
漸進,缺乏策略思考🤔
改善現代文官工作環境
(激勵員工)
創造現代文官就業條件
改職能架構,創新工作文化
少階層,快步調
強化文官工作能力
強化工作職能
文官訓練數位化、民營化 ❤️
精簡文官體系規模
整合
下代人力資源計畫
下代共享服務計畫 ❤️
柴契爾政府
新右 NPM 新自由主義
小而美政府
1988 續階方案(伊布斯)
政府結構僵化
分離政策規劃&執行機構
機關民營化、分權化
Executive Agency
(近9成公務員在此)
績效化
設置執行長(管人財)對部長負責
(不隨政治去職)
被稱:21c 諾—特報告
1979 效率處 (雷納)
限制缺失調查
裁員
1968 傅爾頓報告
重要影響
考選任用
升級考試
區分高官(常副次、司長),放寬進用
工作規劃
擴大範圍,運用才能
組織
增彈性
文官訓練學院
文官部
點出問題
結構實務不配合:分級阻礙、專業無機會,少官有技能、不瞭解社會
高級文官(原行政級):欠缺專業、相關教育背景等
甄補有效性:社會排他性、名校居高、課程低相關⋯
主要興革建議
通才—改重專才
改進永業制
注重教考訓合一
成立文官訓練學院
成立文官部
文官體系重整(逐步併為類)類似職系併成職組
背景:Wilson欲推技術革命,抨擊原文官制保守
有關之非正式Org
主:處理GOV & 公務員糾紛
文官仲裁法院
組織:1917文官仲裁委員會—歷經變革—1936改現稱
職掌:
惠特利不能解決之爭議(俸💰 假 工時⏲️等)
除年金❌組織編制❌
原因:
戰亂生活糟,勞資很會吵,團體意識升,地位變平等
1919 惠特利會議
1980 改組
全國文官聯盟委員會
,各部設「部級文官聯盟」
執掌:一切有關公務員服務事項之協議
各部:人事管理措施(微觀)
全國:人事管理一般原則、訓修、獲經驗等(宏觀)
組織—全國 &各部,高階官員+職員工會代表
非權力機關—透過協議、雙方機關同意及內閣認可➡️人事機關實行
成立目的—解決官職紛爭、促進溝通、集智解決
協議不成,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