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CH12.監督與吹哨者倫理 (吹哨者恐慌 (因證據不足而被提告,因而傷害自己或家庭, 被視為不忠誠、神經質等有缺陷的人格特質,…
CH12.監督與吹哨者倫理
吹哨者恐慌
因證據不足而被提告,因而傷害自己或家庭
被視為不忠誠、神經質等有缺陷的人格特質
不知該信任誰或向什麼單位求助
感覺沒有足夠能力來影響改變
相關單位會置之不理,將不知如何收拾
個人或家人隱私不易保持
害怕受企業報復而失去工作
害怕傷害相關人士
吹哨者倫理
弊端所產生的後果對於公眾會造成嚴重與重大損傷
員工將顧慮報告給上司,但沒有得到好的答覆,組織內沒有任何其他申訴或檢舉管道
員工已獲的實際證據,能夠使負責任、公平無私的觀察者信服,能夠證實員工的觀點正確,而公司的政策不正確。
員工強烈感覺到,假若公開相關資訊,則會避免即將降臨的嚴重損傷發生。
吹哨者何時有倫理
此公司的產品或決策,影響社會或違反現存法律
可明確指出可能的傷害,應該報導出來並說明他的道德考量
主管沒有作為,員工窮盡內部的程序將一件的底層逐漸反應至董事會
可提供足夠證明顯示公司的運作產品等會使社會大眾或產品使用者暴露危險之中
吹哨者何時沒有倫理
動機不再於社會公益,而是透過揭密尋求金錢的獎勵或吸引媒體注意。
何謂吹哨者?
源自於英國警察吹哨子示警的行為,員警發現罪犯會吹哨子引起同事或民眾注意。
吹哨者:指某些個人,針對政府部門、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中違法或不當的行為,向內部監理、外界或政府等機關採取告發行動
可能對政府或企業倫理的完整性有利,但也在挑戰管理階的決策或影響企業政府形象。
內部吹哨者:選擇將公司不當行為透過適當的管道反應給尚屬或公司高層,已引起注意並解決。
外部吹哨者:員工選擇向政府相關部門舉發、訴諸媒體或向法院提起訴訟。
吹哨者的法律保護
美國
鼓勵吹哨者,並許可把政府損失或者利益的一部份損失,作為獎勵透過訴訟或其他司法、行政過程,獎勵給吹哨者的部分損失
若遭受報復,可向特別檢察官辦公室或向工機制保護委員會尋求救濟。
英國
吹哨者多少帶有負面印象,為避免因告發而遭報復,影響未來就職的機會,針對受到報復的吹哨者有救濟機制的規範
吹哨者若因告發而權益受損,應向勞工法庭提起訴訟以為救濟
日本
公益通報者保護法:保護公益通報者,以防止業者違法行為之發生及維護消費者權益
公益通報再發揮防患事業單位內部弊端於蔚然功效之外,對於國民師活安定與社會經濟健全發展具正面意義
台灣
雖然普遍採用揭發或檢舉措施,鼓勵民眾糾舉不法行為,但未設有專法來保護申訴公司不法行為之勞工
案例分享
美國SEC宣布頒發史上最高金額的吹哨者獎勵
員工檢舉公司反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