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第十章 早期療育的親職教育、親子關係與親師溝通 (第四節 結語 (強調家長的參與 (親職教育的提供是幫助父母賦權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十章
早期療育的親職教育、親子關係與親師溝通
第一節 早期療育的親職教育
一、親職角色的意義
父職母職不再受傳統思想限制
特殊幼兒家庭仍以媽媽為主要照顧者
二、早療親職教育的意義與發展
父母是影響幼兒最深的學習典範
父母合作、父母參與,是親職教育的重點
發展沿革
1960年代末,父母是孩子教育的決定者
1970年代,賦予家長教導的角色
目前,典範轉移
三、理論基礎與訓練方案
理論基礎
心理動力理論、行為學習理論、家庭系統理論、家庭生命週期理論、家庭壓力理論、溝通分析理論
親職教育方案
a. 父母效能訓練
b. 父母效能系統訓練
c. 行為學派的方案
d. Ginont的親職教育
e. 溝通分析的方案
f. 現實治療模式
g. 家族治療模式
第二節 早期療育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定義與重要性
定義
狹義
與父母親
廣義
與祖父母、外公婆、保母等
重要性
影響到子女的生理健康、態度行為、價值觀念、未來成就,尤其協助幼兒語言發展、人格發展與社會人際互動能力的提升上,有重要角色。
特殊幼兒家長的壓力及調適
壓力
影響親子互動的品質
教師與專業人員給予支持
內在因應策略
自我調適、宗教支持
外在因應策略
運用社會與正式支持
特殊嬰幼兒及其父母親子互動的情形與介入方案
研究
指出發展障礙兒童其父母較易使用命令式或權威式主導互動模式,此互動模式進而使兒童回應能力越差,較無主動表達能力,進而影響其發展。
關係取向的實務(relationship-based practices)
反映早療專業人員與父母關係的重要性,協助父母提升教養技巧,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第四節 結語
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
強調家長的參與
親職教育的提供是幫助父母賦權不可或缺的要素
親職教育要落實於生活中的實踐
特殊幼兒入園後,親師溝通非常重要
第三節 早期療育的親師溝通與合作
相關專業人員與特殊兒童家長角色合作模式的演變--父母賦權角色的注入
1880至1950年代-優生學運動
1960至1980年代-父母為孩子的教師
1950至1970年代-父母為專業決策的接受者
1970年代至今-父母為政策的倡導者
1950至1960年代-父母為教育和服務方案的發展者
1970年代中期至今-父母為教育的決策者
1930至1950年代-父母為家長團體及協會的創辦者
1980年代中期至今-家庭為合作者
以家庭為中心的合作
承認家庭在孩子生命中的地位是恆定的,而服務體系的教師是變動的
促進父母與教師的合作夥伴關係
尊重不同種族、文化與社經地位背景的家庭
了解家庭的優勢、個別化與不同因應問題的調適策略
持續以支持的方式,和家長分享不帶偏見的資訊
鼓勵家庭與家庭之間的支持與互聯網絡
考量兒童與家庭的發展需求,建構相關服務的支援系統
廣泛性的服務方案應能提供家庭情緒與經濟的支持,以滿足其需求
確保服務系統的靈活性與便利性,並能反映家庭的需求
教師與父母有效的合作
了解不同父母的個別需求與優勢能力
提供不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尋求支援
為自己的角色設定合宜的限制
反思自己的態度與使用的語彙
了解父母的發展
了解父母的觀點,尊重差異性
了解自己與父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