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消費者對購買小農農產品的價值感知探討 (文獻探討 (消費者對地產地消蔬果之認知及購買意願研究 (研究方法 迴歸分析 中介效果、干擾效果),…
消費者對購買小農農產品的價值感知探討
-
研究背景與動機
-
-
加工後的農產品可改善生產過量,不會使農產品因市場機制而壓低價格。
-
農業乃最重要的民生基礎產業,可滿足人們對食物的各種需求。但現今黑心食品、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層出不窮,工業食品製程的複雜性造成消費者的不信任,除了引發食用安全問題外,亦對資源的使用造成浪費。目前先進國家(如歐、美、日)民眾日漸支持農業在地化(agricultural localization),並追求食品安全及節能減碳的食物供應系統。
農業在地化強調區域農業特色,依各區域特性發展出不同類型的消費市場,並建構出另類/非傳統的食物網絡(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s, AAFNs)。AAFNs 是指提供一個與生產地點較緊密關聯的網絡,藉以改善食 物品質,找回大眾對食物的信心,遠離生產主義、標準化及工業食物系統的 供應,朝向關心品質、地方和自然的農業生產(Goodman, 2004; 梁炳焜,2008; Higgins et al., 2008)。在實際做法方面,各國大多由縮短食物供應鏈(Short Food Supply Chains, SFSCs)著手,其中又以農夫市集(farmers’ market)最為普遍。
-
-
社群媒體 小農自營社群,日日撰寫農務時的小故事,讓消費不只是交易、更是種交流。
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科技發展趨勢及農業部成立之契機等環境情勢,農業結構亟須轉型,提高附加價值,發揮三農三生之核心價值,特召開本次全國農業會議,就我國農業政策凝聚全民共識,以期據此提出更具整體性、前瞻性、策略性之施政規劃。
-
-
-
-
新聞報導
-
-
-
-
近年隨著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對飲食安全越來越重視,使得一直以來由大廠主導的食品市場出現翻轉,在多家著名食品業者深受食安風暴重挫形象之際,小農產品開始受到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舉凡有機米、小農鮮乳、少量生產的油品和茶葉…等產品,皆跟著趨勢逐漸在市場上打出名號、甚至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隨著公平交易機制、向生產者直接購買的模式逐漸成熟,再加上網路與社群媒體發達下所衍生的口碑傳播效果、電子商務平台縮短傳統買賣雙方距離、以及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日漸增加…等因素影響之下,都替小農品牌的發展提供了不少助力。
然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小農產品卻也曾引發些許爭議;例如,有人擔心以小型農產品相對較為昂貴的價格來說,有些不夠具有特色的產品可能很快就會被市場,也有人建議,小農應藉由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讓自己的產品獨特性更能被突顯。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小農品牌透過成功的品牌經營打出一片天,也讓人吃出農產品背後的生產故事,以下不妨就來一窺幾家小農品牌的經營作法。
-
我們是『社會企業』,我們的優先考量是鼓勵大家使用本土穀物,是讓環境和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所有利益關係人都能享有公平、正義與合理的回饋。這叫做『共同購買』,而不是『團購』。共同購買在建構以『人』為導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親密連結,團購則只是以產品為導向。」
理念由此出發,「菜市長」便誕生了。街坊鄰居推一個人出來買菜,沒時間買菜的、久居家中或臥病在床無法買菜的,只要多付菜價的 15%,便可有人幫你「買好菜」。15% 中,7.5% 交由幫大家一起買菜的辛苦「菜市長」作為回饋金,另外 7.5% 給好食機互助網平臺,剩下的 85% 全數交由生產小農。如此高比例的回饋,在如今「社會企業」利潤分配標準不一的環境下,可說是驚人的高。
-
對好食機來說,美味不是終極目的,只是結果之一。「我研發產品是不把『美味』放第一順位的。要美味還不簡單,加很多添加物都做得到。我的首要目標是『好原料』,如同本土穀物的堅持,這才真正能為臺灣農食產業做出的貢獻。」
-
網路購物、社群網站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大眾的消費型態,農產品市場亦是如此。透過網路行銷,小農能打造自己的品牌,讓消費者直接和農夫買,跳過盤商及通路商的轉手,提高利潤增加收入。但如何在同質性極高的競爭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日本農林水產省的報告結果顯示:邀請消費者認識農民,或是下田務農,似乎是個不錯的策略。
台灣農業產業環境十分不利於小型生產者,因此讓消費者直接「認識生產者」,建立互信互賴的關係,也許是小農做口碑行銷與提高產品價值的策略之一。屏東科技大學農業企管學系吳東城的碩士研究論文中,亦提出相同看法:提升農村對大眾的服務價值,對費者的決定有正向影響。而在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張雯晴的報告中顯示:體驗型農業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不論是台灣或日本,皆證明體驗型的休閒農業,能有效提高大眾對農業的認同感!
-
-
-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方法目的鏈
-
1.產品屬性(attribute)
指消費者認知到的產品樣貌,像是產品外觀、包裝設計和品牌。這是消費者最容易注意到的因素,但屬性背後還隱含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使用結果。 2.使用結果(consequence)
此理論假設消費者買產品是為了取得某些成果,比方說購買洗衣劑是為了清潔衣物。要達到這些結果,消費者會找到對應的產品屬性,像是想清潔衣物(結果)的人,就會購買「強調潔淨力」(屬性)的洗衣劑
3.個人價值(value) 價值是比結果更深一層的購買原因,例如人們追求的權威性、安全感、友誼。你之所以需要名牌手表彰顯財富(結果),可能是想證明自己賺錢的能力,或是想得到他人尊重和認同(價值),這並不是和購買行為直接相關,但買了手表就能幫助你實現這些價值。
回到洗衣劑的例子,過去你透過數據和觀察,強調清潔力的洗衣劑賣得好,但方法─目的鏈能幫你找出消費者想要清潔力的原因,得出他們想要透過白淨的衣物取得他人的尊重。最終,就能以此價值做為行銷和廣告的發想,真正打動消費者。
一、購買小農農產品時會考慮那些要素?
二、為什麼考慮這項要素?您認為這項要素會帶給您何種結果?
三、有了這項結果之後,會讓您在滿足後感受到何種價值?
四、下次如果要再購買小農農產品時,您會如何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