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7_2Geopolitical framework: never-ending tensions (現代地緣政治議題 (以阿衝突…
7_2Geopolitical framework:
never-ending tensions
現代地緣政治議題
西南亞及北非政治仍然不穩定,也很難預測可能因為協商或是衝突的政治版圖將會如何改變,其中大多是因為宗教、領土使政治不穩定,可以藉由觀察目前所發生各個衝突事件可以看出當代西南亞與北非的政治議題
北非地區
突尼西亞
與保守派之間產生衝突
利比亞
雖然結束殖民統治,但過渡政府在制定議程與打成全國共識做得太緩慢,使其缺乏集權統治,形成權力破碎的國家
阿爾及利亞及摩洛哥
暴力事件頻傳,及抗議者要求民主及經濟改革
蘇丹
頒布「伊斯蘭法」,在整個過程中,素尼派穆斯林、南方的基督徒和泛靈論者皆遭殃,將近20年的時間傷亡人數超過兩百萬人(大多數集中在南方),也使蘇丹的內戰
以阿衝突
1948年,以色列重新復國使該區政治和文化長期的緊張關係。一戰後,猶太移民逐漸移入該區,英國更在1917年發布《貝爾福宣言》,保證了猶太人將重新在巴勒斯坦建國。二戰後,聯合國強行將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
種族為阿拉伯的巴勒斯坦人反對分離政策,戰爭爆發,以色列透過戰爭的勝利鞏固了領土。因戰爭的爆發,大量的巴勒斯坦難民從以色列逃離,移往鄰國,也使巴勒斯坦人萌發了在以色列國土境內建立自己國家的想法。
以色列與鄰國的關係很緊張。以色列在1956、1967、1973年發動戰爭,若以領土角度看,1967年的六日戰爭是最為重要的。以色列擊敗了埃及、敘利亞、約旦,佔領了西奈半島、加薩走廊、西岸地區、戈蘭高地,還併吞了原本劃歸給巴勒斯坦居民的「東耶路撒冷」,還主張整個耶路撒冷的控制權,聖城的淪陷可讓巴勒斯坦人受苦
以色列與埃及在1982年簽署和平條約,歸還西奈半島給埃及,但以色列甚至還在西岸地區、戈蘭高地兩地設置以色列的移民據點,徹底惹惱了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緊張關係仍難消除
總之,就是一個戰爭及衝突不斷的地方
阿拉伯半島
沙國表面上支持美國對其境內的石油開採及打擊恐怖組織;然而,在臺面下卻資助極端反美社群的特定成員,例如蓋達組織。此外,遜尼派的清教徒也充斥著反美情緒
伊朗
1978年什葉派穆斯林基本教義派推翻了沙阿(Shah)---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的統治,巴勒維王朝是一個極權且親西方的政權,伊朗革命後,建立一個伊斯蘭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支持西南亞地區的什葉派成員(黎巴嫩及敘利亞的真主黨),對以色列進行不斷地威脅。
另一個令人值得注意的是也發展核武
土耳其
親西勢力都想要加入歐盟,因此在軍隊作用被淡化、多黨選舉、媒體自由等改革。但也有反對勢力,主要是伊斯蘭主義也使恐怖主義的爆炸案事件有關
敘利亞、伊拉克
敘利亞在2011及2013年爆發內戰,政府兵直接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大量難民逃難,造成其他國家的負擔
敘利亞也從阿拉伯聯盟(圖7.35)被移出
英國在1932年對伊拉克的劃分,讓伊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也埋下了伊拉克文化衝突的種子。
什葉派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兩河流域的下游,和巴格達南方的領域,並以巴薩拉(Basra)為中心,其中不乏什葉派神聖的清真寺。
另外一批素尼派穆斯林則居住在巴格達以西和以北的三角地帶,並以費盧傑(Falujah)和提克里特(Tikrit)為中心。
伊拉克北部地區,則充斥著「我族認同」和政治渴求的庫德族人,許多庫德族人希望組成聯邦享受自主權,脫離伊拉克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