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Coggl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display documents.
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 (治療技術與程序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
導論
背景
源自1950&1960早期
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
1960s: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觀察學習
認知
1970s:當代行為治療興起
1980s:行為治療學者開始注重情緒和生理因素
1990晚期:行為認知治療學會(ABCT)
2000初:第三波(third wave)
辯證行為治療
正念減壓法
接納承諾治療
正念認知治療
工作焦點
可直接觀察的行為
當前的行為決定因子
促成改變的學習經驗
量身訂做的不同治療策略
嚴謹的衡鑑與評估
發展領域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Palov的狗
S-R連結
Joseph Wolpe 系統減敏法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一種學習型態
由行為的後果(consequence)來影響行為表現
增強(reinforcement)
社會學習取向(social learning approach)/社會認知取向(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Albert Bandura& Richard Walters
互動的、跨學科領域、多元模式
環境、個人因素、個體行為間交互作用的反應歷程
人們有能力做自我指導,由自身引導自我改變
主要決定因素是認知歷程
self-efficacy:個體的信念或期望,個體能夠依此來掌握情境,導引出自己所希望表現出來的行為
認知行為療法(CBT)
信念會影響其行為與感受
強調情感、行為、認知三層面的互動
主要概念
治療風潮
治療觀點:人類行為的科學觀點
風格:融合系統性、結構系性的方法
治療目標:提升人們技巧,使其有更多反應選項
基本假設與特徵
基於科學方法的原理與程序
行為包含外在表現與內在歷程且行為是能被下操作型定義的
處理的是當事人當前的問題,以及影響問題的因素
治療者期待當事人主動參與特定行動以處理他們的問題
當事人要發生改變,並不需要對潛藏的心理動力有所頓悟,也不需要了解心理問題的根源
評估是一種觀察及自我監控的持續歷程
配合每個當事人的需求變化治療技術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
增加當事人的個人選擇並創造新的學習條件
治療之初就會制定明確的治療目標
治療之前仍需評估
以實徵驗證為基礎
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功能
功能評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ABC模式
A─前置因子(antecedent):引發特定行為的事件
B─行為(behavior)
C─後續事件(consequence):讓行為持續增強或減弱的事件
行為評估會談(behavioral assessment)
角色
主動性、指導性、時常提供建議
必須要有許多具實證效果的技巧來選擇及運用治療方式
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行為治療提供一套定義清楚的系統性治療方法
治療者與當事人皆扮演主動的角色
投入行為演練→持續獲得回饋→技巧臻至精熟→遷移至生活中
當事人需要被鼓勵嘗試新行為
治療成效=遷移至生活+治療結束後仍能持續
治療者與當事人的關係
昔:指導性,有點像師生
今:合作性的工作關係(有點像經驗取向,但有些人覺得部分特質不必要)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優點
明確、任務導向、聚焦於客觀性、聚焦於認知行為、行動導向、處理當下而非過去、注重短期治療、教導因應策略、問題解決導向
關注學習遷移
尋求行為改變與行動計畫的當事人會比較願意合作
著重於造成當事人問題的環境狀況
將當事人的生活、社會、文化層面列入考慮
缺點
能否兼顧社會正義
某些議題使用行為治療會有道德上的爭議或很容易傷害到當事人
過於注重使用各種技術而狹隘地處理特定的行為問題
治療技術與程序
應用行為分析:操作制約
增強(reinforcement):增加目標行為的出現次數
正增強
個體出現某種行為後增加某種對個體有價值的事物
伴隨行為之後的刺激→正增強物
負增強
涉及個體想逃離或避免不愉快的刺激
個體為了逃避不愉快的情境,會受驅動去展現一個好的行為
懲罰(punishment):減少目標行為出現的次數
又稱嫌惡控制(aversive control)
讓某種行為的後果導致該行為發生率減少
正懲罰:在某行為出現後給予嫌惡刺激,以減少該行為的發生次數
負懲罰:在某個行為出現後移除增強物以減低該行為出現次數
削弱(extinction)
停止增強一個原本受增強的反應
使用削弱可能會有不好的副作用
可以減少或消除某行為,但無法取代那些已經被消除的反應
以下三種方法常用於父母教養技能培訓或自我管理方案
原則
盡可能減少使用嫌惡的方式來改變行為
運用增強策略來發展適當行為,以取代懲罰所抑制的行為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以肌肉、心理放鬆為目的
安靜的環境下,當事人會接到一連串要求他們放鬆的指令
以被動、放鬆的姿勢進行繃緊和放鬆肌肉的交替練習
可專注在愉快的想法或想像上,藉此學習心理上的放下
具體想像整個身體不同部位的反應,特別要關注臉部肌肉的狀態
每天練習約25分鐘
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以古典制約理論為基礎
先想像會激起焦慮的情境,從最輕微至最劇烈的,同時讓他們從事與焦慮相對抗的行為
恐慌症的治療
先進行晤談,了解焦慮地確實狀況與蒐集當事人的生活背景資料
要求當事人開始自我監控,觀察紀錄本周內感到焦慮的情境內容
三階段
放鬆訓練
協助當事人針對每一個明確範圍訂定焦慮階層表
減敏程序
會在初次晤談完數周後才開始
重複面對激起焦慮的情境
指派家庭作業和追蹤(follow-up)
暴露治療法(exposure therapies)
當事人會在治療者謹慎控制的條件下,面對引發問題的情境
治療各式各樣與恐懼、焦慮相關的問題
讓當事人透過想像或現場實境
現場暴露法(in vivo exposure)
面對真正的現場實境
系統性地讓當事人暴露於一系列短暫的、漸進的恐懼事件之中
鼓勵不要逃避,體驗自己完整的恐懼反應
完成自我引導的暴露作業
治療者可能會陪同當事人一起面對引發恐懼的情境
注意安全問題與拿捏道德尺寸
自我管理式的現場暴露法
洪水法(flooding)
讓當事人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下暴露於激發焦慮的刺激
現場實境或想像皆可
現場洪水法(in vivo flooding)
強烈且長時間暴露於產生焦慮的刺激下
不得採取任何能減緩焦慮的行為
效果很快
想像洪水法(imaginal flooding)
當事人面對的是想像情境
處理所有類型的焦慮情境
謹慎的實施,能在不引起反效果的情況下重建創傷情境
常用來處理焦慮相關疾患、特定對象畏懼症、社交恐懼症、恐慌症、強迫性疾患、PTSD、懼曠症
當事人應被知會當經驗到高度的焦慮時,有權利終止暴露
眼動心身重建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processing, EMDR)
治療個體的創傷記憶
整合性的心理治療取向
將目前的精神健康問題概念化為源自過去經驗不適當地儲存於未加工過的神經生理記憶
運用快速、規律的眼球運動與大腦雙側刺激,治療經驗創傷壓力的當事人
八階段:蒐集資料→合作關係→衡鑑階段→減敏→建立階段→交替階段→維持→再評估
方法
潛藏於現在問題下,過去不利的生活經驗之記憶
引發混亂當下的處境
得以帶來正向記憶模板的必備技能,以引領當事人的未來行為
社會技巧訓練(social skills training)
處理個體在各種社會情境中與他人有效互動的能力
強化個體面對人際互動上的不足之處
讓當事人能夠適當且有效地與他人溝通
廣泛應用在不同層面
當事人必須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於實際行動
自我管理方案與自我指導行為
藉由教導人們在問題情境中使用因應策略,改變就能發生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教導當事人如何去選擇具現實感的目標,並將目標轉化為具體行為、形成行動計畫及自我監控及評估行動的方法
基本步驟
選擇目標
一次只能訂定一個目標
需要是可量化、可達成、積極正向、對當事人有重大意義的
將目標轉換為行為
仔細而系統性的觀察自己的行為,並撰寫行為日誌
實行改變計畫
評估改變計畫
多元模式治療(multimodal therapy)
綜合性、系統性、整合性的行為治療取向
社會認知理論
開放性的系統,鼓勵技術折衷主義,從廣泛問題的眾多理論之中,運用不同的行為技術
將行為學派的原理與認知行為治療連結
治療者要能判斷當事人在某種特殊狀況下,某種治療關係與治療策略能夠得到最好的效果
重視治療的彈性與多樣性,同時又必須兼顧深度與廣度
以接納及正念為基礎的取向
第三代的行為治療關注
廣義的心理健康觀點
在治療中各式各樣可以被接受的成效觀點
接納
在一個過程中,當事人不帶判斷與喜好接受自己的經驗,但同時維持好奇心與善意,盡力且完整地覺察當下
以接納代替評斷、批判或逃避
正念
特意地專注於當下,以非批判性的方式覺察全然的體驗
聚焦於接納當下經驗
創造一個具有生活價值的生命
辯證行為治療(DBT)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治療邊緣型人格疾患的慢性自殺者
用來減少欲自殺者情緒上的折磨
行為與精神分析混合的可行技術
強調重點
心理治療關係的重要性
當事人的自我肯定
當事人兒時經驗中曾經歷的不被肯定的環境
對抗拒的處理
DBT提供結構化、可預測的治療環境
治療目標是依據個案特製的
教導的技巧
正念
是DBT的核心技術
教導個體察覺與接納世界的樣貌並能有效回應每個當下
學習去擁抱並忍受面對挫折情境時所經驗的高張情緒
人際效能
情緒調節
學習有技巧地忍受痛苦及不適
治療者會教導個案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連接當事人對他們當下狀態的接納,著著幫助他們在其行為與環境中促成改變
透過教導正念來發展接納的態度
當助個體獲得、增強類化技巧並運用到其日常生活情境中
正念減壓法(MBSR)
減輕醫療病患在壓力、疼痛、不適及其他形式上的痛苦
8周的結構性團體計畫
正念冥想
幫助人們增加對自己活得更好的責任並積極發展內在資源→面對身體健康上的憂慮
核心假設:許多挫折與苦痛其實是來自持續追求有別於真實樣貌的事物
目標:協助人們學習如何更全然活在當下
不積極教導認知調節策略、不標籤某些認知失調表現
非評價性的態度
正念認知治療(MBCT)
憂鬱症的治療
每周兩小時連續八周的團體治療方案
目標:改變當事人對於自己負向思考的覺察與關聯
核心成分:慈愛(kindness)和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
當我們非批判地認識自己的缺點,就能以慈愛的方式對待自己
增加專心的能力,能夠致志於當下經驗
MBCT課程八階段
辨認正經驗於憂鬱時的自動化負向思考
學習到自己面對生活經驗的反應
集中散亂的思緒,學習呼吸技巧
聚焦學習經驗當下,不執念結果
學習接納與放下的重要
學習不一定要對想法做反應
學習如照顧自己並發展行動計畫
維持及擴張新的學習
強調經驗式的學習、階段中的練習、從回饋中學習、完成回家作業、應用方案
接納與承諾治療(ACT)
以正念為基礎
運用接納與正念策略,結合承諾與行為改變策略
全然接納當下的經驗,正念地放下障礙
接納是一種態度或立場,以之進行治療能提供一種不同於當代認知行為治療的形式,讓當事人能經營生活
較少強調改變當事人的思考內容
目標:促使個體更能覺察、檢驗自己的思緒
個體的需求與價值是治療的基本
願意做些什麼來過有價值與有意義的生活
團體諮商中的應用
焦點:教導、塑造、應用科學性的方法來改變特定目標行為
強調授予當事人自我管理技巧、不同的因應行為模式、重構想法的技巧
只要運用的技術與概念已有實證研究支持即可
傾向以短期、時間限定的方式進行團體治療
有效率且有效果的問題解決目標
治療者是教師的角色
結構團體
自我肯定訓練團體
特定主體心理教育團體
壓力管理團體
正念接納為基礎的行為治療團體